「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首《歌唱祖國》,甚至還能哼唱出幾句歌詞來,不過對於演唱者郭蘭英,就不那麼熟悉了。
除了這首歌之外,她還唱過《南泥灣》《山丹丹花開紅艷艷》《人說山西好風光》等歌曲,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事實上,郭蘭英是中國歌唱家裡天花板級別的人物,還是李谷一老師的偶像。
可以說,她是一個時代的標杆。
然而,在她熠熠生輝的光環背後,卻是一個心酸得讓人落淚的悲慘故事。
郭蘭英出生在山西平遙,這一年正好發生中原大戰。
因軍閥連年混戰,導致全國上下滿目瘡痍,民不聊生,而山西更由於土地貧瘠,山川阻隔而日漸凋敝。
由於上面有5個哥哥,郭蘭英的到來,父母並沒生出喜悅之情,反而愁容滿面。
只因家裡貧窮,緊靠父親一人苦苦支撐,在那個年代,重男輕女思想還非常嚴重。
眼看家裡就要揭不開鍋了,為了減少一份口糧,父母商量後決定把她丟棄在路邊。
後來姑姑知道後,不忍心小侄女就這樣自生自滅,撿回來自己好生照顧。
就這樣,郭蘭英在姑姑家幸福過了三年。
但姑姑家的條件也很不好,最終迫於無奈,只能又把她送回父母這邊。
到了4歲的時候,郭蘭英已經顯露出唱歌的天賦了。
父母希望她能學一門手藝,以後也不至於餓死,於是把她賣給了太原的戲班子。
知道父母又要把自己拋棄,已經稍微記事的郭蘭英死活不從,於是向母親大吼:
「我死也要死在家裡頭,你已經扔過我一次了,這次別再扔我了。」
這句話讓母親心如刀割。
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若不是現實逼迫,她又何嘗願意扔下自己的骨肉?
但最終母親咬咬牙,含著眼淚完成了這次交易,換了8文小錢。
那時,只有窮苦人家的孩子才學戲,賣給戲班要簽生死契約,孩子生死由命。
於是,郭蘭英人生的噩夢開始了。
每天五點起床,她就要去野外練聲,但北方的冬天寒風徹骨,怎一個冷字了得。
這些還不算苦,慢慢都能習慣。
最難於忍受的,還是師傅的虐待凌辱,只要郭蘭英稍有一點表現不好,就是一頓皮鞭伺候。
在戲班學藝的那些年,每天洗衣、做飯是家常便飯,罰跪挨餓還是輕的。
有時候台上唱錯了兩句,師傅一腳就把她踹下台,然後拿起板子打,一直打了3個小時,直到郭蘭英昏死過去。
有時不解恨,甚至用扎著鐵絲的蒼蠅拍抽打,還在她頭頂放一盞油燈,將郭蘭英折磨得死去活來。
等到躺到床上時,幾乎是奄奄一息……
正是在這種非人的折磨下,14歲的郭蘭英被摧殘成戲班裡的台柱子,人們人們爭先買票為了看她的演出。
那時候,郭蘭英被稱為「晉劇里的梅蘭芳」。
馮侖說過一句話,偉大都是熬出來的,這話一點不假。
而郭蘭英的人生也迎來了新的篇章,但苦難卻伴隨著她一輩子。
1945年9月,在張家口的一次演出中,她無意中看到了華北文工團表演的歌劇《白毛女》。
從此迷戀上了歌劇,堅決不再演舊戲,於是離開晉劇團,成了文工團的一員。
通過自己的努力,郭蘭英已經成長為新時代的歌唱家,在自己喜歡的舞台上大放異彩。
19歲時,成功出演《白毛女》中的喜兒。
在舞台上,她將純真無暇、頑強生存的喜兒,活生生地表現在我們面前,用她的歌聲控訴舊社會的黑暗,那如泣如訴的歌聲令人動容。
在接下來的《劉胡蘭》、《小二黑結婚》、《竇娥冤》中的創造性表現,更是奠定了郭蘭英在我國歌劇史上的崇高地位。
未完待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