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自己自認為做得多好,在外人面前也總是有這樣的那樣的毛病,正所謂重口難調,當別人用偏見的眼光看自己的時候,即便自己面面俱到也無法讓他們滿意,這或許就是自己一出生的悲哀。
在家裡,明明都是孩子,為什麼男孩女孩就要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性別難道就是原罪了嗎?特別是作為家中的長姐,從一開始就被貼上了扶弟魔的標籤,家裡的大小事情都需要自己幫襯著。特別是弟弟,似乎永遠都比自己要尊貴。
或許自己最開始的出生就不是一個合理的安排,小時候就被父母洗腦,自己就是家裡的頂樑柱,不管貧窮還是富貴都要為家裡的負責,這聽起來是多麼荒唐,畢竟這不是女孩子們的義務,所以等到自己有了自主選擇的能力,也斷然不會繼續的留在這個家。
家裡人重男輕女非常嚴重
倩楠的出生伴隨著的是家人的唉聲嘆氣,他們心中期望的是一個男孩,所以心中的落差讓他們非常的沮喪。或許這個時候大家會懷疑,難道說倩楠家裡有什麼皇位要繼承,所以才讓他們對於男孩如此的執著?恰恰相反,倩楠家庭條件不好,傳統觀念讓他們勢必要生一個男孩子來傳宗接代。
所以可想而知倩楠在家中的地位和處境,一出生就伴隨著白眼,怎麼可能日後能夠受到更多的青睞呢?小的時候倩楠看著玩伴被父母抱在懷裡親昵,她非常的羨慕,可是自己為什麼就不能夠受到這樣的寵愛呢?
所以當自己滿心歡喜的張開自己的雙臂期望自己的父親能夠把自己摟進懷裡,可是換來確實父親的推搡和嫌棄,那個時候就在自己心裡埋下了種子,原來自己是討人嫌的那一個。
從那以後倩楠再也沒有張開雙臂尋求一點愛護,她知道這些都是徒勞的。吃乾淨飯菜不會受到誇獎,只有在自己考取了第一名的時候父母才會在自己身上有過多的留戀,所以倩楠只能發奮的學習,讓家裡人以自己為驕傲。
曾經的倩楠簡單地認為父母就是如此的不善於表達,所以才會對自己如此冷淡,就當自己在慢慢的習慣的時候,弟弟的出生為家裡帶來了歡聲笑語。終於是家裡人朝思暮想的男孩子了,弟弟的出生讓倩楠的存在更加的黯然失色,大家更不會花心思去關心這個小女孩的內心世界。
甚至母親還告誡倩楠,一定要把弟弟照顧好,弟弟是家裡的獨苗苗。倩楠似懂非懂,她不明白弟弟對於這個家庭的意義,但是家裡所有好吃的都留給弟弟,自己根本就沒有資格和他爭搶。
時間長了,倩楠也已經習慣,或許自己在家裡的任務就是要照顧好弟弟吧,弟弟在父母的嬌慣之下變得無法無天,沒有什麼能夠束縛著他。那個時候的倩楠漸漸地長大,看著家裡這樣的局面,自己也是充滿了擔憂。
長大也要照顧弟弟
很快,倩楠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大學,等待自己的是大城市的花紅酒綠。和舍友們聚在一起聊天的時候,倩楠才明白,原來女孩子也是可以收到父母的疼愛的。隨著自己的閱歷越來越深,也讓她對於自己的家庭有了別樣的看法,原來自己這麼長時間受到的都是不公平的對待。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不僅如此,在自己參加工作後,母親還總是打電話讓自己給家人賺錢,她言之鑿鑿的說:「我們辛辛苦苦的把你拉扯長大,你難道不應該回報我們嗎?」話雖然是這麼說,但是這樣如此直白的索取讓倩楠心裡非常的不舒服。
和自己預想的一樣,正是因為父母的過度溺愛,讓弟弟變得非常的遊手好閒,初中畢業就輟學在家,整個就是一個無業遊民。可是做父母的並不以為意,認為家中已經有一個大學生賺錢,日後就讓弟弟投奔姐姐。
所以面對弟弟的借住,倩楠心裡有些膈應,自己憑什麼要事事都為他們善後啊?難道這就是你弱你有理?弟弟拜託倩楠給自己找一個工作,但是倩楠自己能力有限,交際圈也就那麼窄,再說了,初中學歷在這個社會上根本無法立足。
受到打擊的弟弟回到家,當天晚上倩楠就接到了母親的電話,母親劈頭蓋臉就是一番責罵讓自己摸不清頭腦:「你天生就要照顧你弟弟,我不相信你連工作都找不到。你要是有委屈就直說,不要裝樣子給我們看?!」
倩楠心裡堵得慌,這麼長時間,家人都把自己的付出當成了理所當然,要錢要工作,還有時間讓自己喘口氣嗎?為什麼就沒有人體諒自己呢?這麼長時間從來都沒有感受過家裡人的溫柔對待,弟弟就如此的高人一等?
父母對自己要求太過分
很長時間,自己都沒有和家裡人聯繫,似乎是在堵著一口氣。所以當弟弟叫吃飯的時候,倩楠也顯然有些受寵若驚,難道是父母有意和自己說和?打扮漂亮的出席,地點還是在一家烤肉店。
但是事情的發展不受倩楠的控制,說是吃飯,但是實際上是對倩楠的批鬥大會,說倩楠有了一點小錢就忘乎所以,根本不在乎家裡人吃的好不好,穿得暖不暖。倩楠感覺非常的莫名其妙,自己難道是做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了嗎?
看著他們三個人統一戰線的樣子,倩楠感覺自己才是外人,自己對他們而言只不過是有利用價值罷了。越想越心煩,倩楠飯也吃不下,藉口有事情,以為是AA放下了一百塊就先走了,但是沒想到回家看家族群懵了。
母親在群里抱怨自己養了一個沒良心的女兒:「你說說她每個月領著那麼多工資,別說給我們了,一分錢我們都沒見著。這不想她了去看看她,飯還沒有吃完就走了,還讓我們自己買單,你們說有這樣的女兒有什麼用?」
看著群里密密麻麻的消息,倩楠頭都大了,自己明明什麼也沒做錯,卻被母親倒打一耙說自己是不孝女。捫心自問自己這二十多年來一直都忍受著委屈,現在母親依然不知足,仿佛錯都在自己身上。
倩楠的手開始不住地顫抖,自己難以接受這莫須有的罪名。本以為自己為這個家付出能夠換來父母的幾句滿意,但是遠遠沒有。他們需要的是一個無盡的提款機,但自己不是,自己有血有肉,想要的不多,不過是得到尊重就那麼難嗎?
倩楠的例子在生活中並不是少數,很多家庭做夢都想要生一個兒子。這或許是自己的選擇,當外人根本沒有資格去做評論,但是他們對待女兒和兒子的差距實在是太大,讓人不由得產生疑惑,難道手心手背不都是肉嗎?
換一種角度來看,當女兒長時間受到的委屈積攢到了一定程度,她們還願意對於父母的話語言聽計從嗎?那必然是不可能的,現在如此多的扶弟魔,受到的委屈自然毋庸置疑。
既然出生了,就是自己的孩子,自己只管做好當父母的分內工作。而不是在孩子的身上打主意,考慮應該如何從他們身上索取。如果父母做到了這樣的地步,那麼曾經殘存的親情也會蕩然無存。
今日話題:
你會接受父母的不公平對待嗎?
歡迎來留言,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