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婆婆的懟天懟地。
起初的幾句話,潘曉婷還覺得是婆婆在和公公開玩笑,家庭氛圍還挺濃烈的,但是後面越聽就越覺得難過,婆婆絲毫不給公公留任何自尊,並且公公怎麼做都不對,婆婆句句扎心,拿的都是最尖的刀子,扎的都是最狠的位置,事後潘曉婷還詢問了丈夫,婆婆和公公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丈夫卻說:「沒事兒,他們就是這樣子的,我媽沒有惡意,我爸他也不會介意,因為在我家裡,我爸不如我媽掙得多。」丈夫這樣一解釋,潘曉婷也覺得或許不是婆婆比較難纏,公公可能本身也有問題,因為仔細想想,婆婆一點兒也沒有對她說什麼不是,更沒有指責過她的兒子一句,所以這樣想來,潘曉婷也就放心了,並且和丈夫成功結為了一家人。
但結婚之後,潘曉婷的噩夢才隨之到來,婆婆並不是一個只辱罵公公的人,她懟天懟地的性格是與生俱來的,所以婆婆沒有任何一個朋友,包括鄰居都對她避而遠之,但是她不以為然,偶爾碰到鄰居之後,還要次次說鄰居的不是:「你兒子怎麼還沒有結婚?你女兒工作也不穩定,孩子這樣,跟你也脫不了關係,誰讓你這個媽沒有文化,買的這些水果都是爛的,真是一家子窮鬼。」
有些鄰居會直接對婆婆進行咒罵,而婆婆也會不甘示弱,插著腰在大街上罵到狗血淋頭才會回家,而有些鄰居則是碰到她就直接避瘟神一樣的躲過去,這些都和潘曉婷沒有任何關係,但是婆婆對她也是這樣,一點兒都不像第一次見面的時候那樣溫柔,在生活中,對她處處都是怨氣。
潘曉婷結婚之後,婆婆就對她說:「在我們家,主要就是我當家做主,你也看到了,我兒子他爸,一點都沒有出息,自然做不了主,但是有我這個媽媽,你就必須得要服從我,我就是規矩,我說的話就是家法。
03.婆婆得到報應。
因此潘曉婷處處順從婆婆,婆婆說「女人就應該適合男人,就應該為男人煲湯做飯」,潘曉婷學習了煮飯,婆婆還說「女人就應該照顧辛苦的男人」,於是潘曉婷每晚還需要給丈夫按摩,這些都已經讓潘曉婷感到惱火,最要命的是,對於此婆婆依舊不滿意,處處對潘曉婷進行訓斥:「你是怎麼做飯的,笨的和豬一樣,真是不知道你媽怎麼生出來你這樣子的孩子,真是倒霉,還怕進了我家的門,幹啥啥不行,毫無用處,本來以為有個拖油瓶丈夫,就夠讓我倒霉的了,沒有想到娶回來的兒媳什麼都不會做,只能給我氣受,想必你媽媽也是一無是處的人吧,儘早把你嫁到我們家禍害我們,真是惡毒的女人。」
潘曉婷忍無可忍,而丈夫和婆婆是一模一樣的,因為自己沒有他掙得多,他也有高高在上的優越感,每天只懂得指揮潘曉婷,卻又不讓她觸碰他任何的經濟,於是潘曉婷和丈夫離了婚,臨走前,她對婆婆說:「我就沒有見過你這樣的人,你活該身邊沒有朋友,沒有丈夫,公公那麼好的男人,你還要每天斥責他,遲早有一天他也會離開你,你就等著孤獨終老吧。」
這就是潘曉婷的故事,而她的婆婆也的確如她所料的那樣。
04.善於發現美,發現優點。
在生活當中,我們要多發現美好的東西,心情才能愉悅,生活才能舒暢,在相處當中,也是一樣的,我們必須多看別人的優點,多讚揚,就像那就老話說的「送人玫瑰,手有餘香」這樣才能夠更好地與別人相處,才能處到一些很真心的關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講的沒錯,我們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想想,如果是別人這樣做,我們是否會喜歡,如果別人總是挑三揀四,對待我們的態度惡劣和強硬,覺得自己是至高無上的主人,我們所有人都應該聽他的話,面對這樣的人,我們是否想要和他相處。
婆媳關係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婆媳彼此相對自由,兩個人能夠只顧好自己,而不去想著對方能夠給予我們些什麼,那麼婆媳關係就能夠融洽,因為只要我們想讓對方給予,那我們就有了期待,有了期待,就會有埋怨,才會導致婆媳問題難以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