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什麼了?你這麼生氣?」
「我兒子長這麼大,我就沒讓他做過家務,你把我接來過年是故意氣我,對不對?讓我看見你對我兒子指手畫腳的,我能高興嗎?」
「媽,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難不成讓我一個人在那忙嗎?我一個人做這一大桌年夜飯能做完嗎?」
「怎麼做不完啊?我以前伺候一大家子人呢?你現在連三個人的飯都做不完嗎?」
「媽,我才20多歲,以前也沒做過飯,自從結婚之後才開始學,我沒你那麼有本事,何況我也沒讓他幹什麼?只是讓他幫我打打下手,大部分的活還不是我自己來嗎?」
「怎麼?難不成你還想讓我兒子幫你把活全乾了。」
聽了婆婆說的話,小月也沒心思跟她糾纏了,她發現婆婆骨子裡還是有些封建,覺得做飯就是女人該乾的,男人就不應該進廚房,可是婆婆也沒幫她的忙啊!
發生了這麼一件事,小月也沒心思吃飯了,自己辛辛苦苦忙了一下午,做了那麼多菜,可看著也沒胃口,於是就回房間了,可是她出來上廁所的時候,發現餐桌上的那些菜動也沒動,丈夫和婆婆也根本沒把那些菜端到廚房裡。
小月覺得自己的好心被別人當成了驢肝肺,於是第二天一大早就跑回了娘家,也不管是大年初一了,自己的女兒受了這麼大的委屈,小月父母的心裡也不舒服,讓她在娘家安心住著。
03.讓丈夫把婆婆送回去
小月在娘家住了兩天,越想越來氣,於是在年初三那天回了家,她看見婆婆還在,「你不是過年那天就要回去嗎?今天已經初三了,怎麼還沒回去呢?不是還想多過幾個年嗎?」
「聽你這意思,是巴不得我趕緊走。」
「是你自己不想待了,覺得我故意氣你,我不應該讓你兒子幫我打下手,可他除了是你兒子,還是我丈夫,幫妻子干點活,不是應該的嗎?」
「怪不得聽人們說現在的女人們是越來越不像話了,連最起碼的那些家務活都不願意干,還想讓男人幫著干,你說你像女人嗎?」
「這跟像不像有什麼關係?我就是女人,已經年初三了,你該回去了,既然待在這兒不舒服就別待了,我也不舒服。」
小月讓丈夫把婆婆送回去,丈夫說想等過完元宵節再送,可小月堅決不同意,說如果丈夫不放心婆婆,兩個人可以一起回老家,等過完元宵節再回來。
看小月的態度如此堅決,丈夫只好答應了,丈夫把婆婆送回老家後,當晚並沒有回來,說打算住幾天,小月讓他多住幾天,因為她的心還沒有平復下來,發生了這麼一件事,小月也明白了,在婆家,自己永遠是個外人。
小月覺得把婆婆接來過年,是自己做過最愚蠢的決定,她想著以後絕不回婆家過年,也不把婆婆接來過年,如果丈夫不放心婆婆,就讓他回去陪婆婆過年,自己回父母家陪父母過年,如果丈夫不答應,這日子也沒法過了。
想是這麼想的,可真要做起來,估計也有一定的困難,畢竟女人結婚之後回婆家過年是天經地義的,如果不願意回去,就會被別人指責,可實際上,又有誰明白女人心裡的苦?回婆家過年,不僅得做飯,還得干各種活,可到最後也落不著一句好,誰願意呢?
小月覺得還是以前好,以前過年的時候父母心疼她上班忙,一點活也不願意讓她干,可自從跟丈夫結婚之後,每年休年假對她來說簡直比上班還要累,丈夫根本不懂得心疼她,婆婆覺得她是個外人,無論是回婆家過年,還是把婆婆接到自己家過年,都是自己做飯,自己幹活,讓丈夫幫個忙,婆婆還不樂意了。
後來同事又給小月出了個主意,說如果不想做飯,那乾脆在飯店訂一桌,把自己的父母也叫上,這樣既能陪父母過年,又不用做飯,也算是兩全其美,小月想著這也不失為一個折中的辦法。
在很多事關兩個家庭的決定中,婆婆和兒媳總是難免會起各種各樣的矛盾,而在這些事情里,婆婆有婆婆的想法,兒媳有兒媳的想法。更像是以前的思想和現在思想的碰撞,而不管是誰,都不能想著把自己的想法和決定強加在對方身上。
小月和她婆婆的故事就是一個例子。作為一個兒媳婦,小月為自己著想。也想讓一家人好好過年,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可是如果想讓自己輕鬆,也讓婆婆接受,更應該想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而不是硬讓婆婆來自己家裡過年,最後還是把事情弄糟了。
而作為一個婆婆,作為一個丈夫,也要學會為作為兒媳以及自己妻子的那個人著想,不要總想著讓婆婆滿意而讓兒媳委曲求全,這樣的家庭最終也只能是矛盾叢生,只有把每個人都照顧好,家庭才能更好,而如果只考慮其中一方,那只能是讓大家都不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