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李誠儒,演員,應該把更多的時間,放在提高自身表演能力方面
李誠儒在第四期《戲儒人生》談到綜藝作品中,將矛頭對準了綜藝偶像和「職業粉絲」。李誠儒在節目中稱「綜藝節目後來變味了,變成一個在某些資本的操控下的流量、粉絲以及炒作,很多數據都是雇水軍買來的,刷來的。」作為娛樂圈中敢說敢批評的第一人,李誠儒的這番說辭可謂是非常犀利了。
李誠儒稱綜藝作品變味了,數據粉絲都是買來的
李誠儒在談到目前市場上的綜藝作品時,他表示「它後來就變味了,就變成一個在某些資本的操控下的流量、粉絲以及炒作,很多數據都是雇水軍買來的,刷來的。」
演員,應該把更多的時間,放在提高自身表演能力方面,而不是利用這些熱度,賺取一些流量。這些無營養的綜藝,一點都不有助於文藝工作者和影視工作者演技的提高。
現在的綜藝節目變味了。變成了在某些資本的操控下的,流量,粉絲,以及炒作。
在和一些流量明星聊天時,李誠儒慢慢了解到,很多流量明星,不是真的有多紅,有那麼多粉絲,那些不過是假象。他們的流量,都是靠著刷數據,雇水軍買來的。
他們所謂的「紅」,比如下飛機有粉絲接機,去酒店有粉絲堵酒店,開車去劇組有粉絲瘋狂追車,女粉絲瘋狂送花,參加活動被粉絲圍堵,等等粉絲行為,很多都是花錢買來的。
表面上,明星們痛斥瘋狂的粉絲,營造一種「正能量」的形象,暗地裡,資本卻在花錢買「粉絲」,把明星包裝成有多麼紅的樣子,以此來賺取商務,通告等等,這讓李誠儒不理解,什麼時候,這個圈子變成這樣了呢。
演員,就應該本本分分做好演員的事情。比如在劇組拍戲,演員就應該多和其他演員在一起,磨鍊演技也好,和其他老演員請教也好,探討人物角色,討論劇情,這才是一個演員要做的。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播出期間,女明星在某節目裡爆料,「陳道明老師其實是來客串的,因為他的戲份、台詞很少,很多戲是沒有戲的,但是他不去休息,就永遠站在旁邊看,不提意見也不說話,就看你們怎麼演。 」
為什麼要這樣?陳道明的回答是,「表演是帶有那種年代痕跡的。你帶著那個年代感的痕跡,到現在的年代來演戲,很可能要脫節。所以要站在一個前輩的角度,但抱著一個學習的態度,來看正當年的人是怎麼演戲,這樣學。」
連陳道明這樣的戲骨,都要時刻學習,和時代保持著同步,願意待在劇組觀摩別人的表演。但是,如今的流量明星,在劇組拍戲的間隙,卻要花十幾分鐘回到房車上,和粉絲一起,享受那種明星的優待。在李誠儒看來,這等於他把你和這個劇組,和拍攝環境,和整個劇情隔離開來。
這樣還能演好戲嗎?難怪觀眾們總是吐槽流量明星沒有演技,演戲太尷尬。原因很簡單,他們中的很多人,本身就不是表演專業出身,再加上不用心去鑽研表演,不和老演員溝通學習,那怎麼可能給觀眾帶來好的作品?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此前,王勁松曾在第25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電視劇大師班論壇上怒批一些年輕演員,「什麼時候我們這個職業變成了背台詞都要被表揚的職業了?」
劉德華也曾在採訪中諷刺地說過,「準時現在是一個優點了,準時不是應該的嗎?」把基本禮儀和自己的基本功當做功勞,這個行業標準要降到多低呢?
已故的演員吳孟達,在觀眾心中,他的表演是沒有痕跡的,是真正大師級的黃金配角。他之所以能做到這樣,是因為他真的用心。他在拍戲時,連對手戲演員的台詞,都能背得下來。
現在的一些流量明星,比拼的已經不是演技,而是在攀比誰有房車,誰的房車大。雖然不理解,但是這就是目前的狀態,也是資本打造流量的結果,他們培養了這樣的流量,也培養了喜歡這些流量的粉絲,想要改變,需要時間。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