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每個人都害怕衰老,老了有誰來憐惜?
人的一生,總要經歷生與老。我們無法決定自己的出生,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自己如何老去。
對於老年人來說,都希望自己的晚年生活能夠過得幸福自在,但是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離不開子女的孝順,想必這是大部分人的想法,因為他們把自己的晚年生活都依靠給下一代,也就是自己的子女。
在傳統思想裡,大多數人都認為養兒防老,只有生了兒子,自己的晚年才有著落和依靠,也正是因為有了這種思想,才導致一些家庭出現了重男輕女的做法,但是如今的生活養兒防老真的適用嗎?
01養兒真的能防老嗎?
對於這個問題,想必已經步入晚年的大多數人都有發言權,因為他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詮釋了這句話的內涵。
有時候連最親近的人都靠不住,更何況是子女呢,所以那句話說得很正確,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哪怕是親生兒子也有靠不住的時候。
在我們的身邊有不少人一開始寄託於養兒防老,可是中途卻發現不僅沒有享受到安穩的晚年生活,反而受盡了人間冷暖,讓她終於明白靠得住的只有自己,果斷放棄養兒防老,被迫選擇多存一些養老錢,以備不妨之需。
今年72歲的黃奶奶說出了自己的晚年遭遇。
來自72歲黃帶來的自述:
我姓黃,今年72歲了,我和老伴兒都有單位,屬於雙職工,家庭條件也算不錯,我們這一生也就生養了一個兒子,所以我們老兩口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兒子身上。
作為獨生子女的兒子,從小比較嬌生慣養,除了學習上的一切事情都沒有讓他操過心,大學畢業以後他就留在大城市發展,後來談了一個女朋友,就在那裡安家了。
因為他是我和老伴兒的唯一孩子,我對他抱了所有的期望,也竭盡全力地想兒子以後的生活能夠過得好一些。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