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借給發小50萬買門面,10年後他哀求:128萬的門面抵50萬還你
10年前128萬買下的商鋪,10年後值多少錢?當發小林兵要將自己10年前128買的商鋪抵債50萬給李沖時,他感覺那是一個燙手山芋,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李沖和林兵在一個村子裡出生,在同一個村子裡長大,林兵衝動,李沖內斂,但這樣的兩個人,偏偏玩到了一起,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哥們。
與林兵天天調皮搗蛋不同,李沖從小文文靜靜,喜歡讀書,別的孩子掏鳥窩、挖鱔魚、撈蝦子,李沖從來不參與,他專心在家背唐詩做習題。
中學時,李沖理所當然地進了學校的尖子班,成了全校老師的寵兒,成了全校學生羨慕的榜樣。
而林兵呢,從小搗蛋慣了,他根本就靜不下心來學習。
從小學到初中,林兵都是睡過來的,老師知道他調皮,他不睡覺就會影響其他孩子,所以他睡覺的時候,為了別的孩子能好好上課,老師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由他去了。
林兵混完初中,就再也混不下去了,16歲他就跟著村裡的木匠學木工,木工學了沒半年,他不學了,他跑去學廚師,幻想著有一天開一家自己的飯店,自己當老闆兼廚師。
李沖在985大學的圖書館徜徉書海時,林兵已經在鎮上的小飯店掌勺當廚師了。
李沖只要回家,就會去小飯店見見林兵,兩人天南地比地聊會天,然後林兵會給李沖炒幾個拿手好菜。
李沖有時羨慕林兵,自由自在、率性而為,活得那叫一個瀟灑,哪像他,每天為了學業爭分奪秒、熬夜起早。
李沖有時候想想,人活著其實就是那短短的幾十年,有錢或者沒錢,有學問或者沒學問,都不例外。
林兵24歲時,找了鄰村的一個姑娘,結婚了,林兵結婚時,李沖正在讀研,因為導師不准假,李沖只好在微信里轉帳2000元,慶祝林兵結婚。
李沖研究生畢業後進了一家私企,當了管理人員,年薪25萬。
而此時林兵和老婆已經生了一個可愛的兒子,兒子的到來令林兵壓力山大,他要養活兒子老婆,已經不甘心再給人家打工炒菜,拿著4000多元一個月的工資了。
恰好這時林兵和李沖所在的村子裡拆遷,每戶分到一百多萬拆遷款和兩套八九十平的房子。
拿了錢,林兵就想在鎮上開一個高檔點的餐館,自己親自當大廚兼老闆。
他看上了鎮上熱鬧地段的門面,到手需要128萬,但是買到門面自己還需要裝修,自己手裡的錢買下門面都勉強,裝修的錢從哪兒來呢?
他把家裡的七親八戚都想了一遍,就沒找到一個借大錢的主,最後想來想去,他想到了發小李沖身上。
李沖家也徵收了,而且他家就李沖一個兒子,李沖在外地上班拿年薪,收入也高,自己和李沖光屁股玩大的感情,李沖也沒啥彎彎腸子,應該能借到。
林兵麻著膽子打電話給李沖時,李沖剛拿了80萬拆遷款買了一套房付了首付,他找了個女朋友,準備買房結婚了。
接到林兵的電話,李沖並不意外,因為平時沒事有空時,他們也會在一起聊聊天。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林兵告訴李沖,自己看上了鎮上最熱鬧地段的門面準備花錢買下開家上檔次的餐館。
李沖為他感到高興,鼓勵他好好乾,爭取不斷推出新的特色菜,打響自己的牌子,到時成功了可以開連鎖店。
林兵說:「就是缺點錢,想跟你借點,或者你出錢入股也行,到時嫌了錢咱按股份分紅。」
李沖不同意出錢入股,因為他覺得隔行如隔山,再說自己工作上的事都忙不過來,哪有時間去處理工作外的事啊。
李沖不願意入股,林兵沒有辦法只好開口借錢,說自己還缺50萬,有這50萬自己多年的夢想就能實現。
50萬不是小錢,李沖買了房子後手裡剩了五六十萬準備到時搞裝修結婚用的。
他本想拒絕,但又想林兵沒啥文化,好不容易有個實現夢想的機會,自己和他從小玩到大,林兵的人品還是信得過的。
李沖便咬牙借了50萬給林兵,林兵大喜,拿到錢立即行動,買下門面開始裝修。
李沖把錢借給林兵後,新房出來後也只搞了簡單裝修,就和女朋友領證結婚了。
林兵的餐館前面幾年除了第一年虧損後,有三四年是多多少少賺了一點錢維持一家生計的。
到了2020年,從武漢疫情大爆發開始,全國各地的餐飲行業受到了史無前例的的致命打擊,林兵的餐館也不例外,三天兩天關門,有時就算開了門人家也不來吃。
林兵後悔自己當初太衝動,不該一衝動就買門面開餐館,想想自己投入這麼多,放銀行拿利息都可以養活一家人了。
李沖呢,看著疫情此起彼伏,心裡也不舒服,他所在的私企也受到了影響,李沖的年薪從25萬降到了18萬。
他想著發小林兵花全部積蓄買下門面開的餐館,不禁為他長嘆一口氣,這麼多年的夢想啊,終究被現實無情地毒打了。
他借給他的50萬,老婆說如果放銀行利息都有好多萬了,怨他將友情看得過重。
老婆想讓李衝去向發小討帳,李沖搖頭,自己這時候去討帳,不把人家往死里逼嗎?再說了,自己儘管收入不如以前,但是房貸車貸已還完,夠吃夠喝了,銀行多少還存了點,自己日子比林兵好過太多,他不忍心去往林兵的傷口上撒鹽。
而林兵呢,疫情這幾年把他折磨得負債纍纍,早就沒了當初的雄心壯志,現在就算疫情過去了,消費也很難恢復到以前了。
這些年鎮上的年輕人百分之九十跑去了大城市,留下一些中老年人,口袋捂得緊緊的。
鎮上的許多店鋪開了又關,關了又開,電商時代的興起,令實體店的繁榮成為了歷史。
林兵決定賣掉自己開餐館的門面,可此一時彼一時,原來他花128萬買的門面,現在掛著轉讓的牌子,根本就沒有人來接盤。
賣二手房的中介告訴他,這樣的門面他們中介掛了好幾家,原來一百多萬買的,現在50萬也沒人要了,因為人家要了也不知幹什麼才能賺點錢。
自己賠了就認了,但是自己還欠著發小李沖50萬元錢,快十年了,如果李沖存銀行,估計利息都有10多萬了吧。
一邊是盈利不如打工的餐飲生意,一邊是掛房產中介也賣不出的門面,一邊還欠著發小李沖50萬的債,林兵心急如焚。
林兵打電話給李沖,說自己欠他的50萬,實在沒有能力還,門面在小鎮上的中介掛了大半年了也無人問津,他近乎哀求地問李沖:「能不能讓他原來花128萬買的門面來抵還欠他的50萬元?如果同意的話,自己立馬就可以去過戶轉讓給他。
李沖感覺林兵的門面就是一個燙手山芋,他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接吧,自己遠離小鎮,拿了門面能幹點啥呢?難不成繼續掛在中介,慢慢等著看有沒有人接盤?
不接吧,發小林兵已經給他攤了底牌,除了門面抵債外,他再也沒有別的能力償還他的50萬了!
他陷入了糾結與沉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