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給孩子吃的營養小麵條怎麼選?寶爸寶媽們認準這幾點是關鍵!
給寶寶吃的麵條,寶爸寶媽們都選對了嗎?
不得不說,在多種多樣的輔食中,儲存方便、簡單快捷、細軟好消化的寶寶麵條實在是不少寶爸寶媽的心頭好!
它只需要3-5分鐘就能煮熟,做起來方便快捷、效率高;還能滿足寶寶的各種營養需求,搭配不同的肉類和蔬菜,再帶點湯水,輕輕鬆鬆就是寶寶的營養一餐!不過,想要寶寶吃得健康又營養,小麵條還需要家長們認真甄別、挑選,畢竟並不是所有的寶寶面都適合給娃吃!
那麼,到底應該如何挑選真正適合寶寶的麵條呢?在諮詢了母嬰營養師後,谷媽咪給家長們整理出了「兩看一選」原則,大家可以根據自家寶寶情況參考借鑑~
看鈉含量,拒絕給娃吃高鈉麵條 給寶寶挑選麵條,家長們一定要看準鈉含量!為什麼咱們不推薦給娃吃成人掛麵?經過仔細對比,細心的家長們就會發現,大部分成人掛麵都添加了鹽、鹼、味精等各種調味品,雖說是為了讓麵條口感爽滑、口味更好(大人喜歡),但是實在不適合給3歲以內的孩紙們吃!至於原因,接下來谷媽咪給大家詳細說說~
3歲以內的寶寶,每天對鈉的攝入量是有標準的,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
7-12月齡的寶寶,鈉適宜攝入量是350mg/d;
1-3歲的寶寶,鈉適宜攝入量是700mg/d。
可能有家長要問了,既然寶寶對鈉有需求,那成人掛麵含鈉不正好給娃補充了?
NONONO!我們隨便翻看了幾款成人掛麵的鈉含量,以下面這款為例:
家長們也可以簡單計算下,根據膳食寶塔的推薦,如果2 歲左右的寶寶吃一碗這樣的面(按照生重約 33 g 來計算),就相當於攝入了約 383 mg 鈉,幾乎超過了這個年齡段寶寶全天推薦量一半的鈉!
要知道,寶寶每天吃的奶、蛋、肉、蔬果等,雖然沒有加鹽,但這些食材本身含鈉,已經占了很大部分,如果再給寶寶吃額外添加的高鈉食物(成人掛麵),是很容易攝入超標的,會給正在發育的寶寶增加身體負擔,嚴重影響身體健康的!
所以現在家長們應該已經理清楚了吧!在給寶寶選麵條時,一定要注意寶寶越小,越要選無鈉或低鈉的,對此,谷媽咪建議:
1歲以內寶寶,選擇無鈉或者鈉含量<50mg/100g。
1~3歲寶寶,選擇鈉含量<300mg/100g。
當然,除了鈉(食用鹽/氯化鈉),家長們還要認真查看配料表的其他成分,如果有食用鹼(碳酸鈉或碳酸氫鈉等)、味精、香精、色素、防腐劑等,都要果斷pass掉!
如果家長們覺得看這個、看那個太麻煩,谷媽咪建議家長們直接選擇符合 GB10769 國標的寶寶小麵條,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嬰標。
這項國標對 0~36 個月嬰幼兒輔食中的鈉含量,以及其他營養成分,比如鈣、鐵、鋅、維生素等做出了嚴格的限制和要求,總體上是比較符合我們中國寶寶的營養攝入的!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看營養成分,優選營養密度高的: 寶寶的胃容量有限,而且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高峰期,1-3歲寶寶的營養飲食,每天必須攝入穀類、肉蛋奶、蔬菜和水果等5大類食物!所以想要滿足寶寶日常所需營養,家長們儘量優先選擇那些富含強化營養素的、營養密度高的寶寶面!
家長們可以在嬰標的基礎上,查看下寶寶麵條外包裝上的營養成分,那些強化補充了鈣、鐵、鋅、磷,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D、B族維生素等營養素的,可以作為優選!如果寶寶挑食不愛吃蔬菜,家長們也可以試著挑選一下寶寶面的口味,比如那些搭配了菠菜、紫薯和胡蘿蔔等優質食材的,都可以作為參考。
這樣選出來的小麵條,可以讓寶寶的一餐營養更均衡!尤其是那些不愛吃蔬菜的挑食寶寶,也能通過蔬菜面獲得成長所需的營養,寶爸寶媽們再也不用擔心寶寶營養不均衡了!
不同月/年齡寶寶這樣選: 考慮到不同月齡寶寶的咀嚼和吞咽能力,家長們給寶寶添加麵條時,也應遵循從小到大、從細到粗、從單一到複雜的添加順序。為此,谷媽咪給家長們整理了不同月/年齡段適合的不同性狀和形態的寶寶面,供家長們參考:
7月齡以上寶寶:
寶寶牙齒剛萌發,咀嚼能力較弱,宜選擇體積小、易軟爛、細碎、宜磨牙的粒粒面,碎碎面等。
9月齡以上寶寶:
寶寶乳牙繼續生長,咀嚼能力逐漸增強,宜選擇細短的小麵條、彩琪面和小蝴蝶面等。
11月齡以上寶寶:
寶寶逐步習慣牙齒咀嚼,宜選擇細長較厚、較大的細直面、蔬菜面、大蝴蝶面等,進一步加強咀嚼。
當然,除了麵條的性狀和形態,家長們也可以給寶貝挑選不同口味的麵條,每天換著口味給娃做著吃,今天紫薯面,明天雞蛋面,後天胡蘿蔔面……保證營養的同時也能守護寶寶的好胃口!寶寶吃得健康又營養,媽媽才放心!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