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李保田接下電視劇《宰相劉羅鍋》,就是這樣一個駝背、瞪眼、敢跟禮部侍郎和珅叫板的劉羅鍋,愣是讓李保田刻畫的入木三分,他也憑藉這一經典角色紅遍大江南北。
大家每天都坐在電視機前看留著小鬍子的劉墉是如何跟和珅鬥智斗勇,等到電視劇播完,家家戶戶都在談論電視觀後感,熱鬧非常。
要說李保田真是將角色整個吃透了,單說他跟張國立的那場戲,之間李保田眼珠從上轉到下,從觀天子到心生謀算都被他演繹的十分傳神。
憑藉這部戲爆火的又豈止李保田一人,劇中飾演皇上的張國立和扮演和珅的王剛也因此名聲大噪,一夜成名。
在人們的討論聲中,李保田、張國立和王剛儼然成為了「鐵三角」組合,他們聯合出演的電視劇一定嚼頭十足。
許多觀眾都沒想到的是,自己這才把「鐵三角」組合的名字定下,三人卻在《宰相劉羅鍋》之後便再也沒有了合作,演員李保田更是揚言不再與張國立和王剛合作了,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曾有主持人在採訪時詢問李保田不與王張二人合作的緣由,李保田是這樣回答的:有的人不可能再合作,這並不是孰是孰非的問題,而是性格上有差異,對事物的看法也不盡相同。
雖然憑藉劉羅鍋大火,但李保田並沒有什麼大牌架子,因為在他眼中戲比天大。但這只是李保田的個人想法,張國立和王剛並不十分認同他的觀點。
張國立在拍攝時曾因個人原因請假多天,耽誤了劇組進度,給李保田留下了一個不好的印象。
說來也巧,他的好搭檔王剛也因為私事請假耽誤了拍攝進度,除了「鐵三角組合」,王剛最出名的就是喜好收集古玩這個癖好。有時遇到拍賣會,王剛為了不錯過心頭好專門跟劇組請假。
全劇組等一個人這種事情李保田並不苟同,因此李保田對王張兩人都沒留下什麼好印象,不過這並不是李保田拒絕合作的唯一原因。
《宰相劉羅鍋》捧紅了鐵三角,導演組的進項自然少不了,眼看著三人熱度正盛,導演就想趁熱打鐵,組織三人再拍攝一部劉羅鍋續集。
眼見又能捐一大筆錢,張國立和王剛自然不會拒絕,兩人欣然答應,但進度就在李保田這裡卡了殼。
在李保田看來,劉墉的故事不足以再開一部影視劇,況且該劇也已經落下帷幕,續拍劇本寫得好才能創下新高度。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