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最後一塊,妄想獨立於大數據時代的自留地,多一點不要錢的支持和關懷。
也給自己多一點,算法之外的自由時間。
作者 | 李放鹿
編輯 | 烏蠅歌
小風小浪原創出品
沒想到蔣雯麗的《轉角之戀》還引出了新的麼蛾子。
在她和明道的甜蜜暴擊之外,又被扒出明道並非蔣雯麗懷裡唯一的老鮮肉,她還跟陳柏霖、鄭愷都演過激情四射的CP。
這張圖上漏了一個黃軒,當年報道里都在說導演給蔣雯麗和黃軒加了100場姐弟戀的戲。
一時間群情激奮,紛紛質疑是不是小姨接了外甥女兒馬思純不要的資源。
黃軒那段最早,2013年的劇,蔣雯麗演一個苦出身的萬人迷,平生志向就是吊個鑽石王老五。
而黃軒身為一個年輕帥氣的富二代,迷戀上了成熟風情的大姐姐,一直狂追不舍。
但姐姐覺得他太小了——畢竟他爸也追求過姐姐。
另外兩段姐弟戀跟《轉角之戀》一樣,都是蔣雯麗7年前的作品。
跟鄭愷那段來自《嘿,孩子》里的一段副線。
聽名字就知道,這是蔣雯麗信手拈來的家庭劇,繞不開的結婚離婚,票子孩子。
劇里她演的角色是家裡大姐,剛離婚,偶遇了酒吧歌手鄭愷,命運一路噼里啪啦火花帶閃電。
兩人相遇的橋段,是真瞎子看了都想生氣的程度。
蔣雯麗大冬天的戴著墨鏡等紅燈,搓了半天手過馬路時放了下來,就在
此時,鄭愷一個健步從後面跟上,二話不說牽住了頭髮衣裳都火紅的蔣老師。
他當她瞎,一邊走,一邊舉重若輕地觀察路況,小學生扶老奶奶過馬路都沒這麼專業。
她當他傻,一邊走,一邊微張著紅唇看他,走著走著還真崴了個腳。
命運的齒輪繼續瞎轉悠,鄭愷又是約盲人大姐吃飯又是去她店裡面試,一曲民謠唱得秋波暗涌,令我擊節讚嘆,畢竟面試時敢這麼看老闆的屬實不多見。
老闆和歌手就這樣在昏暗的酒吧里跳起傷心華爾茲,他進她退,再他逃她追,根本不在乎這追愛的場面有多像媽媽找到離家出走的少年郎。
但鄭愷這個角色運氣不如明道的好,最後蔣雯麗還是跟他分了手,與前夫攜手追尋回家的誘惑去了。
也不奇怪,畢竟是部家庭劇,在離婚期間跟小鮮肉來一段呼哧帶喘的戀愛,已經是家庭劇女主角最大的叛逆。
跟陳柏霖那段就比較有意思了,蔣姐拿手的婚姻和家庭戲沒出現,是段師生情。
插播一個冷知識,陳柏霖在二十年前演過一個花花公子,劇里的女二馬思純被他迷得臉紅心跳,卻怎麼追也追不到。
誰能想到,當年馬思純得不到的男人,最後被蔣雯麗得到了。
說回蔣雯麗,她跟陳柏霖演的是一部三段式文藝片,一對師生在異國他鄉久別重逢,情難自禁。
這兩天看到這張圖的人很多都在心疼陳柏霖,說他看起來都快哭了。
我要說句公道話,這片子我看過,他當時確實哭了,劇情就是這麼安排的。
十二年前兩人地下戀,蔣雯麗悄悄辭職遠走他鄉,十二年後,已經變成單身爸爸的陳柏霖追到泰國找著她,抱著一邊親一邊哭了一場。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說起來,我覺得這是蔣雯麗幾組姐弟CP里最現實主義的一個了,讓我想起一部叫《密會》的韓劇。
女主是在藝術財團里頗有地位的高管,也是男主的鋼琴導師,兩人一個已婚,一個有女朋友。
情難自抑時在琴房的角落裡,在劇場大幕後,在廢棄的工地中,纏綿都帶著涔涔冷汗。
他們的很多個擁抱,也像陳柏霖和蔣雯麗的那個一樣,是帶著眼淚的吻。
差別在於,蔣雯麗演的那個姐姐只會問陳柏霖「我真的一點沒變嗎」,而《密會》里的女主是真正的你大姐。
她有句台詞我記到現在:「我只是在你面前比較生澀,但在其他方面,我的狡猾和熟練是你無法想像的。」
年輕貌美的弟弟隨時會熱血上頭,也隨時會在面對指摘時慌亂無措。
而姐姐只是輕描淡寫地拉住他,一個成熟的女人,早在做決定的時候就想好了代價與退路。
說直白一點,就是弟弟只管負責青春的肉體和浪漫,其他禁忌的,骯髒的,姐姐拿手。
女觀眾想看姐弟戀,圖的就是這點又黏又爽的狠勁。
這可能也是蔣雯麗的姐弟CP那麼刺眼的原因,她演的姐姐,白長了歲數,跟弟弟談起戀愛來從不索要主動權。
始終以掙扎和被動的姿態,來詮釋一個姐姐不該有的善良和天真。
沒有要嘲笑蔣雯麗的意思,相反,作為一個要錢沒錢要顏沒顏的女白領,我羨慕得不得了。
和道明演戲要拼角色弧光要拼演員魅力,和明道演中年偶像劇,只要捂嘴、瞪眼、微笑三件套就夠了。
有人說這劇比東八區的油田還油,蔣雯麗的演技崩了。
大可不必如此悲觀,蔣雯麗誒,視後大滿貫拿了兩遍的蔣雯麗誒,《霸王別姬》憑一個下跪的鏡頭就演出了熒幕上最傳神的妓女,《大宅門》里眼珠子一轉,就把一個迷戀戲子的千金活生生立在你面前。
說她真不懂成熟大女人什麼樣,真演不出那種獨立聰明談起戀愛來不降智的大姐姐,我是不信的。
我更願意相信,《轉角之戀》這種戲不需要她的演技。
一個外企高管,遇到一房兩賣束手無策,遇到八塊腹肌的弟弟就暈頭轉向,這種不食人間煙火的中年傻白甜要什麼演技。
人家演得開心,掙得多金,捎帶手給觀眾提供一點下飯的話題而已。
所以說我羨慕蔣雯麗,到這個年紀還能有這種全不費勁演著玩的工作,大帥哥做同事,臉不垮胸不塌,還有大把片酬拿。
想像一下二十年後的自己,要能有這境地,十個《轉角之戀》都不夠拍來過癮的。
不為別的,就為甩甩頭髮跟這個世界吼一聲,道明和明道姐選得起,這春夢姐做得起。
從觀眾角度看,爛片就是爛片。
但從一個五十歲女演員的角度看,有爛片演有帥哥搭,那還不快樂似神仙。
在此之前,蔣雯麗其實從沒演過傳統意義上的「少女」主角,《霸王別姬》一跪封神的時候她才二十幾歲,還沒畢業就演了「小豆子娘」。
多年前有文章評論她,螢幕上沒有青春期,出場就是少婦。
現實的生活里也差不多,一出校門就嫁給了顧長衛,不久遠赴美國,生孩子帶孩子。
後來重返片場,蔣雯麗成了蔣老師,劇本任選角色任挑的時候,她就愛挑跟自己不一樣的。
怒加100場姐弟戀戲份的那個《女人幫》,本來給蔣雯麗準備的是白富美女一號,結果她偏偏看上了恨嫁愛錢的朱莉。
她自己說,白富美太沒挑戰了,就想演朱莉這種跟本人反差很大的。
農村裡走出來的野心家,穿最誇張的衣服,戴最多的首飾,為了找金龜婿能跟一對父子談戀愛。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類似的話她說過好幾回。有記者問她跟自己演的角色有什麼共同點,她說:「我是把現實生活中不能實現的實現了。」
現實里不會吵架,就在戲裡吵得歇斯底里;現實里不是拜金女,就在戲裡到處找鑽石王老五。
不妨也把那些浴室滑倒、同居打鬧的姐弟戀傻白甜戲碼,當成一個功成名就的女青衣始終未曾展露過的少女情懷。
很多人同情明道,哭喊著青蛙王子落進了阿姨的圈套,但實際上他也沒比蔣雯麗小多少啊。
區區14歲,隔壁陳道明在《流金歲月》里和倪妮你來我往,可是差了33歲呢。
這事把男女性別一換,就沒那麼少見多怪了。
張嘉譯,《蝸居》里搭小他15歲的李念;陳建斌,在《愛我就別想太多》里搭小他20歲的李一桐。
蔣雯麗的《金婚》老公張國立,也跟比他小26歲的張歆藝談過盪氣迴腸的黃昏戀。
烏蠅哥經常談起的京圈大颯蜜文化,最擅長把權力關係偽裝成性格與浪漫。
大婆不離婚是拎得清,男人不離婚是有良心,小姑娘愛上老男人是動了真情。
其實就是那麼回事,性別只不過是權力關係的表現形式,酒桌上的漂亮女人是男人隨身攜帶的存款證明,風月故事是大佬褲腰帶上掛的豪車鑰匙。
所以老男人和小姑娘的愛情,不管是在真正的這圈那圈還是在影視劇里,都從來不少見。
老姐姐和小弟弟也一樣,男大佬與女大佬只有多見與少見的區別。
戲裡的蔣雯麗泡個明道,真不值得驚掉下巴,更不用上趕著去同情男主角。
畢竟明道早就公開說過色衰愛弛戲約少,而蔣雯麗在觀眾心中仍然是國產劇里位高權重的大佬。
大滿貫拿了兩遍的蔣姐可只有一個,而明道,完全可以換成「明道們」。
蔣雯麗演這種快樂戲,也不是女演員里獨一份。
比如國際章,和她在綜藝里一眼相中的周一圍演了5.6分的《上陽賦》;
再往前數,她在蜚聲國際後自己當製片人拍的第一部電影,就打破實力派形象,演了一個天真、樂觀、善良的漫畫家,妥妥台偶配置。
而且一部不夠,還連著上了第二部。
活像吃膩了男大佬們定價的fine dining,不裝了,大手一揮開個餐廳,只賣小時候嘴饞又吃不起的漢堡炸雞大辣條。
她和蔣雯麗的相似之處在於,起點都很高。
以至於乍一嘟嘴賣嬌,就容易讓人覺得人設崩了。
事實上,角色是角色人是人,憑什麼不讓大青衣有點少女夢了。
所以看到女演員們人到中年紛紛演起偶像劇,遠用不著網友替她們操什麼「國產劇太膚淺」「好演員沒有好角色」的心。
矮子堆里拔高個,打扮得漂漂亮亮跟帥弟弟打情罵俏,和在男人戲裡演個斗小三的糟糠妻,怎麼看都是前一個性價比更高啊。
還得有點本事才能上,起碼算是娛樂圈權力關係中的上方,一場戲一個角的熬到了今天,熬到了演偶像劇的選擇權。
能拍,能選最帥最嫩的搭戲,這就是有資源,就是本錢,就是性別與權力終於在這些女演員的中年時代發生了翻轉。
牽著小男人的手,走上老男人的路,讓輻射範圍以內的男人女人都跟著自己走。
這就是大佬的快樂啊。
雯麗姐是懂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