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有很多人想在娛樂圈混出個名頭,畢竟中國這麼大的市場,但凡有了點名氣,不說大富大貴,也可以過上衣食無憂的日子。但是每年有多少人削尖了腦袋想出頭都出不了,所以大家都很羨慕星二代,他們可以借著父輩的名氣,輕鬆地進入演藝圈混個名堂。
姜昆是一位很有名的曲藝工作者,在他幾十年的職業生涯中,都很閃耀,但是他卻親手粉碎了他女兒的明星夢。
這其中的緣由曾一度成為父女倆人之間隔閡的原因所在,但是按理來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為什麼姜昆放著自己好好的資源不用,非要破碎女兒的夢想呢,這其中的緣由讓我們來細細分說。
姜昆祖上是山東人,但是到了他那代,已經是在北京出生了,所以他的性格里既有著北京人的敞亮又加上了山東人的豪爽,這樣的性格對他的事業也有著很積極的影響。他今年已經是一位古稀老者了,但是他至今仍然活躍在螢屏上,活躍在觀眾的面前。在很多觀眾的心目中,他稱得上是一位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
他在26歲的時候拜師,成為相聲大師馬季的弟子,他的天賦很高,在1983年,由中央電視台舉辦的首屆春節聯歡晚會上,就擔任了主持人,這足以證明他在曲藝事業上的巨大成功。並且他的妻子也是一位曲藝說唱大師。兩人的婚姻可以稱得上是強強聯合,興趣愛好又相投,所以1977年就結婚了。
結婚兩年後,兩人誕育了他們愛的結晶,並取名姜珊。在此後的多年,兩人都並未再生子,給了姜珊最多的關心與愛護,一家三口其樂融融。俗話說得好,龍生龍,鳳生鳳,兩個優秀的人所生的孩子自然也有著不一樣的天分。而姜珊也是被全國人民關注著長大的。
一直活在父母的光環下,在那個年代還是個好事,畢竟當時的人都很淳樸,不會過度地關心別人的私生活。所以父母的名氣對姜珊也並沒有造成多大的影響,相反更讓她受到愛護。姜珊本來也沒有想要往娛樂圈發展的想法,直到1992年,一件事改變了他們的小家。
在當年,一首歌曲紅遍了大江南北,也讓兩位歌手名聲大噪,這就是張雨生和姜珊演唱的《我的未來不是夢》。歌曲的旋律非常好聽,歌詞又極具積極向上的正能量,不出意外地成為了當年的爆款。而且姜珊面容姣好,歌聲動聽,這都讓她開始對唱歌感興趣。
但是姜昆卻不願意女兒再繼續下去了,他以為女兒唱歌只是當作課外興趣,沒想到女兒一下子就紅成了這樣,成為了著名的小童星,眼看著閨女就要一頭扎進了深不見底的娛樂圈,他開始想方設法地阻止。
他思前想後,覺得只有把女兒送到外國,才能斷了她與內地娛樂圈的聯繫。於是姜珊孤身一人前往了澳大利亞。也許是異國他鄉的生活實在難熬,又或許是還想著再回來闖蕩一番,剛去了兩個月,姜珊就自己回國了。但是這把姜昆氣壞了,他強制把女兒送到了外國。
年少時我們哪能體會到父母的良苦用心,我們只會想著父母根本不理解我們。所以在這之後的幾年裡,姜昆姜珊父女倆個人,隔閡越來越深。姜昆也很傷心,他想和女兒好好聊聊,可他工作太忙了,而且姜珊也需要很努力才能適應在外國的生活。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好幾年,曾經溫馨的小家也不復往日的溫暖。姜昆經常在女兒的臥室獨自坐著,思念著在遠方的姑娘。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在幾年後,姜昆參與了一個幫助福利院兒童的活動,他與一個小男孩結緣了。也許是因為和姜珊的關係冰冷,他不顧老婆的反對,趁老婆去澳大利亞看女兒的時間,把這個小男孩帶回了家。兩人因此大吵一架,李靜民也對這個男孩實在冰冷。但是人心都是肉做的,看著小男孩討好自己的樣子,李靜民逐漸心軟了。
姜昆給這個小孩取名姜河,細心呵護,努力培養,但是姜昆的經濟條件真的很好,讓小小年紀的姜河一度迷失了自己。他完全忘記了當初在福利院的艱苦樸素,拿著養父母給的高昂生活費肆意揮霍,姜昆兩口子發現了之後震怒了,姜昆把他送進了藝校。藝校需要學生每天練功,身體上要吃得苦很多,姜河開始逐漸成長。在被收養六年後,父子倆個登上了春晚的舞台,一個演相聲,一個表演雜技。
而姜珊也早已學成歸國,成為了父親的得力助手,用自己在外面學到的專業知識在家裡的公司擔當重要職位。一家四口又重歸了往日的平靜與溫暖。
如今姜昆已經是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姜珊也是一個中年女人了,經過了三十年的時間,姜珊已經是在事業上小有建樹的成功女性了,她也早已明白了父親的苦心,父親並不是偏心也不是老頑固,他是在為兒女選擇合適的道路。
不止是姜昆這個明星家庭是這樣,每個家庭都是這樣,父母總在按照自己的想法為兒女謀劃最合適的道路,雖然我們年輕時可能並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但是等到我們為人父母,我們也會成為父母親年輕時候的樣子,印證了古人說的,養兒方知父母恩。
感謝觀看,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娛樂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