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一度對林志玲的婚姻生活懷揣腹黑的想像——家暴,離婚,因無法生育被婆家嫌棄。
林志玲都沒有回應過。
直到夫妻二人合體拍攝台灣版《ELLE》,林志玲第一次分享自己的婚後生活。
平常如普通夫妻,黑澤良平去上班的時候,林志玲會在玄關處送他,揮揮手對他說「路上小心」。
林志玲說——
「我心裡時時刻刻都感到非常浪漫,對我來講,每個當下都很重要。
勇敢表達出對於彼此的愛,是非常浪漫的事,所以我常常表達,因為我會害怕有一天可能就沒機會說了。
我很珍惜每一次能表達喜歡的瞬間,每一次都還是滿滿的浪漫與感動。」
我完全可以體會那種感覺,等待已久,終於得到的細細品味。
我記得林志玲墜馬後,台灣的八卦媒體《時報周刊》報道過一件事,林志玲全副武裝,在媽媽陪伴下,去找精通紫微斗數的命理師。
她問的不是身體,不是事業,第一個問婚姻,只想問婚姻。
當時的林志玲38歲。
現在回頭看,不管是選擇了異國的先生,還是婚後基本隱身狀態,都幾乎就是志玲從一開始想要的人生,要過的生活,她很早就做出了選擇。
林志玲一年的收入大概有4000多萬人民幣,而丈夫的收入大概是十分之一。按照現在大女主的說法,大家紛紛想問的問題是——圖什麼?
還是那句話,那些一出生就衣食無憂的女性,比一般人幸運,但也比一般人更早要面臨這個拷問——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意義就是她執著的生命體驗。
夏蟲不可語冰,真正得到了4000萬一年的人,錢就是數字,無法彌補她內心對愛的強烈渴望,哪怕她清楚知道,這個渴望本身伴隨痛楚。
48歲,在中國對普通女性的評判里,早已經是年將半百的老太太,在醫學層面,產子也幾乎算半個奇蹟。
但她就是做到了,因為內心所執,也因為命運的安排,她付出了足夠的耐心和代價。
今天寫林志玲,是想祝福她。
祝福林志玲,等到為人母的這一天。
對她來說,「沒有任何光環是長久的。當學生做好學生,當太太做好太太,當女人做好女人,就夠了」。
此後,我猜林志玲大機率更少露面,也不會對外界多做交代。
因為享受「母親」這個角色,沉浸家庭生活,對十幾歲就獨自在外漂的她來說,就夠了。
四十多歲結婚生子也沒有關係,因為結婚生子是為了幸福,而不是為了「交卷」。
人生不是整齊劃一的考場,是只屬於我們自己的道場,我們的任務,從誕生那一刻,就已經各自不同。
希望你也不要著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鐘,請耐心一點,尊重我們自己的時差。
並相信,只要足夠努力,不斷修煉,屬於我們的答案,終會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