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孩子,婆婆每年準備三個紅包:有些子女的涼薄是有情可原的

2022-02-09

四個孩子,婆婆每年準備三個紅包:有些子女的涼薄是有情可原的

01

這個春節,你收到紅包了嗎?

前幾天刷新聞時,看到冬奧志願者給外國運動員發紅包的視頻。視頻中,外國友人收到紅包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過年的氛圍也被一下子拉滿。

「春節發紅包」一直是我國流傳了千百年的傳統習俗。每到過年之時,家家戶戶的長輩們都會給晚輩準備紅包,代表著對晚輩的關愛以及美好的祝福。

對於孩子來說,過年最開心的事情也莫過於可以收到來自父母家人的紅包。

然而,一些老人在發紅包這件事情上卻有失偏頗。他們只願意發紅包給自己喜愛的晚輩,對於那些不喜歡的,要麼少給,要麼索性不給。

這就容易造成那些長期被「區別對待」、不受待見的子女兒孫,由於從小沒有感受到來自長輩的關愛,長大之後也不會對對方存有多深厚的感情。

玉姐(化名)和她的兩個女兒,便是如此。

02

玉姐的婆家人非常重男輕女。

當年玉姐生下第一個女兒時,在產房外等候的婆婆聽到這個消息,臉色立馬就不對了。還沒等到玉姐母女倆出來,便藉口身體不舒服提前回家去了,連準備好的雞湯也一起帶走,一口都不給玉姐留。

大概就是覺得沒生下男娃,不配喝雞湯吧。

婆婆伺候月子也很敷衍。

按當地的習俗,月子裡的產婦都是少吃多餐,早晚點心宵夜加起來一天至少吃五頓。婆婆只給兩頓,每天故意睡到九點多,然後磨磨蹭蹭等到午飯的點,才把早餐送進來。然後說:「都這個點了,早餐午餐就一起吃了吧。」

不管白天晚上,不管女兒哭鬧得多厲害,婆婆始終不聞不問,全是玉姐一人照顧孩子。

那個時候的女人,大多對婆婆的「惡行」敢怒不敢言。玉姐也不例外,不管婆婆怎麼對她,都逆來順受從不反抗。

後來老二出生,依然是個女孩兒,婆婆就更不待見玉姐了,平日裡總是冷嘲熱諷。還總在玉姐丈夫面前說玉姐心壞,不會生男孩,讓他家「絕了後」。

念叨的次數多了,丈夫對玉姐也頗有意見,說什麼也得讓她再生個兒子出來。還是玉姐自己夠堅定,強扭著才沒生三胎。

兩人為此多次鬧翻,夫妻關係大不如前,甚至可以用「最熟悉的陌生人」來形容。丈夫對女兒的態度,也遠比不上對妯娌家的兩個男孩兒上心。

妯娌是小叔子家的。公婆一共兩個兒子,丈夫排行老大,小叔子比丈夫小三歲。妯娌是在玉姐生下第二個女兒後才嫁過來的。

用婆婆的話來說就是,妯娌肚子爭氣,連生兩胎都是男孩,是他們家的福星。不像玉姐,一個男孩都生不出來,是掃把星。

這麼多年,不管是大人也好,還是小孩之間吵鬧也罷,婆家人都偏心妯娌和她的兩個兒子。玉姐和女兒在婆家可謂是受盡了白眼。

都說,暖一顆心需要很多年,涼一顆心卻只要一瞬間。最讓玉姐寒心的,當屬每年春節時婆婆發紅包的行為。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家裡總共四個孩子,自己兩個女兒加妯娌家兩個兒子。婆婆每年卻只準備三個紅包,兩個給她最愛的孫子,一個給生孫子有功的妯娌。玉姐和女兒愣是連紅包的味兒都聞不著。

婆婆偏心偷偷給也就算了,可婆婆偏不,非要當著全家人的面,把一碗水全倒進妯娌家的碗里。看到兩個女兒因為沒有紅包大哭大鬧,婆婆仿佛取得了重大勝利一般,得意至極。

可氣的是,丈夫不但從不為她們娘仨發聲,反而斥責她小家子氣,貪圖老人家的紅包錢。

這讓玉姐心若寒冰。

好在兩個女兒懂事,漸漸對奶奶重男輕女的行為習以為常。隨著年歲的增長,也不再羨慕弟弟的紅包,反倒安慰玉姐,「沒收紅包就不欠人情,挺好」。

更令人欣慰的是,倆女兒特別爭氣,長大後都很有出息,工作體面,收入可觀。

「有錢才有親情」,這話一點也不假。

這兩年,眼看女兒比妯娌家的男孩兒本事得多,婆婆對玉姐和兩個女兒的態度有所緩和。

但玉姐這些年的不容易,倆女兒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所以她們對玉姐特別孝順,對她們的父親和奶奶就表現的很涼薄。

03

不得不說,有些子女對待長輩的薄情確實情有可原。100℃的開水都能涼,更何況37℃的人心呢?

人與人之間都是相互的。

你用0℃對我,我即可成冰;你用100℃對我,我立即沸騰;你用50度對我,我便不冷不熱。

通過玉姐婆婆的行為,也給了我們以下兩點啟示:

一:家庭里最大的內耗,就是家長的厚此薄彼。

一個家庭中,最可怕的是什麼?

不是苦,不是窮,而是家庭中的內耗。

什麼是家庭中的內耗?概括起來就是父母偏心、夫妻不和、婆媳糾紛、兄弟不睦、子女不孝。

而一個家庭里最大的內耗,就是家長的厚此薄彼。

雖說,在兄弟姐妹多的家庭里,父母確實很難在物質或情感上做到絕對公平。但只要是在合理的範圍之內,即使有些許偏袒,那麼不被重視的那一個子女也不會有太深的怨言。

然而,有一些父母的情感天平永遠擺不正。一端是無上限的寵溺,另一端是無下限的嫌棄。天平永遠只往一邊傾斜。

久而久之,再灼熱的心也會變成一潭死水,毫無波瀾。

中國有句老話,叫「不患寡而患不均」。

很多時候,我們在意的並不是物質上的多少,而是精神上的吝嗇給予。我們爭的不是某樣具體的東西,而是被父母長輩重視的幸福感。

正如故事裡玉姐的兩個女兒一樣,哪怕小時候奶奶給她們發個三塊五塊的紅包,她們也不至於會對長輩如此薄情。

而童年遭遇的「重男輕女」的歧視,她們又得花多長時間才能治癒?

二:親人之間結下的心結,往往最難解開。

親情是把雙刃劍。

一直以來,親情都被人們視為世上最固若金湯的一種關係,任憑海枯石爛也扯不開,斬不斷。然而很多時候,帶給我們最大傷害的恰恰也是來自於親人。

因為我們都對親情寄予了太大的期望,總認為親人之間就應該彼此有愛、互相扶持。

所以當有一天,它違反了這種固有的模式,把刀鋒刺向我們的時候,才會覺得特別疼,特別難以接受。親人之間結下的心結,也往往最難解開。

這也正是為什麼,很多人對來自外界的傷害可以一笑泯恩仇,唯獨對親人做不到這一點的重要原因。

人與人之間,都有一個情感帳戶。

無論是做長輩的,還是為人子女的,都應該珍惜彼此之間的情誼,不要惡意透支。否則,遲早有一天會取不出「錢」來。

所謂:不義富多擾,家和貧也足。

一家人和和氣氣地過日子,就算貧窮,也能獲得開心滿足,養出上等的風水;一家人如果不團結友愛,就算錢財再多,日子也會有諸多困擾,過不舒心。

特別是為人父母者,要想晚年幸福,得到晚輩的尊重,在面對子女兒孫時更要不偏不倚,儘量做到一碗水端平。

否則,一旦後輩的心被涼透,再想捂熱,就更難了。

文/無筆


相关文章

  • 不惜賣掉7棟房!佛心嬤「10元便當50年不漲」欠錢照樣開,拾荒補菜錢「只為讓窮人吃飽」
  • 婚車迎上喪葬車狹路相逢「互不讓道」,新娘見狀下車一個舉動驚呆眾人:大事不妙
  • 中1億頭獎!烤魷魚老闆嗨到「砸店」客人全傻眼!夜市證實了
  • 「90度鞠躬賣玉蘭花」婆婆烈日下被十幾台車拒絕!他心疼掏100元買,下秒景象超衝擊
  • 國中生「撿到30萬交還失主」堅持不收回禮!4個月後全校師生都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