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大陸的黑社會性質組織團伙,不是說沒有江湖氣,而是沒有香港黑幫的那種江湖氣,因為原本就不是同一類型的組織,生存模式就不一樣。90年代早期的黑社會團伙,類似劉華強那樣的,他也只對自己親弟弟、老婆講義氣,他表現出來的江湖氣更多的是一種原始的莽,有今天沒明天,梭哈一把爽完就死,而不是香港黑幫那種甚至是形成文化的江湖義氣。
大陸的黑社會組織性質的幫派,十幾二十人就算是大幫派了,內部也沒什麼組織性,很鬆散,老大一被捕就樹倒猢猻散的不在少數。而香港黑幫的組織性就很強,有老大,有二當家,有護法,有軍師,有長老,有總部有分社,還聘有長期合作的律師,甚至有選舉制度。小弟跟著哪個老大混,那些人做什麼工作,地盤劃分很清楚,這種組織嚴密的幫派在大陸根本就不存在。香港影視劇里,老大出街,十幾個馬仔跟在身後撐場面,老大出殯,幾百人到場全體黑西裝黑皮鞋燒香的那種盛況,大陸也不可能有,光在排場上就差著檔次。大陸倒有老大庭審,小弟到場旁聽然後讓警察逮個正著的。所以即便大陸演員、影視劇模仿香港黑幫片去拍黑幫題材,去拍出這種場景,也會被觀眾說拍得太假。
香港由於地土狹小,人口不多,加上行政相對獨立,警察基本上從本地招募,而且沒有經歷大的社會變革,舊有的人際關係始終影響到現在,讓臥底和腐敗警察有了長期生存的空間,而且很難根除。像是無間道那種劇情,大陸就拍不出來,拍出來也得撲街。大陸沒有哪個黑老大有耐心花十幾二十年時間,從警校時期開始培養一個臥底警察,說不定警校還沒畢業,老大被槍斃了。警方也還不至於走投無路到需要派警校生去黑幫臥底,說不定等你三年三年又三年終於打進內部,老大已經被槍斃兩輪了。大陸的黑社會性質組織,最多就是收買一些警察或者官員做保護傘,而且無法保密。由於大陸的行政制度對基層有很強的控制力,所以一旦一個黑老大行事囂張到一定程度,那麼即便是路邊攤賣茶葉蛋的老頭也能猜到他肯定是有保護傘,而且最起碼公安局長絕對難辭其咎。如果懷疑本地警界有人腐敗,大陸有廣大的地域和充足的人手,完全可以直接從外省調集警察過來犁庭掃穴,在香港,就算跨區調集警察,誰也無法保證情報不會泄底。而且大陸是真的有死刑,供出同夥這種減刑機會,就算有一兩個頭鐵的不把握,也有的是人會把握。玩臥底是屁用沒有的,住得離機場近點都比培養臥底保險。
從看片的角度來說,當然是雙方有來有往,勢均力敵,劇情才好看,香港的幫派勢力強大,以至於警方要長期設置一個專門對付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法律體系又保證了抓起來也最多坐牢,沒法從根本(肉體)上消滅老大,他始終有捲土重來的機會,甚至有錢請個好律師,還有機會打脫官司,叫政府賠你一筆錢,這樣的現實基礎,才讓港片里那種江湖氣有存在的空間,互相對壘的過程有足夠的戲劇衝突,戲才好看。大陸不存在這樣的社會基礎,自然也拍不出「香港式」的黑幫片,只能拍《征服》那種風格的,即便拍出個大陸古惑仔大陸無間道,也會被人嫌棄不好看不現實。
大陸的幫派還有一個特點,涉毒團伙和一般性幫派是分開的,涉毒的就只管涉毒。一般的幫派,經濟來源有看場子或者收保護費或者勒索,或者壟斷一些暴利行業(劉華強的原型,就是做貨運站的),但不去牽涉毒品(有小弟自己吸毒或者對場子裡有人販毒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情況,但這和自己下場販毒不一樣)。因為涉毒,那死刑率就太高了,一個團伙一旦涉毒,那什麼看場子收保護費之類的收益,都算辛苦錢了,頂著死刑的腦袋去干這些,收益太低,一旦涉毒,就會專心販毒。所以上面講的基本上不涉及緝毒片。而緝毒題材,大陸和香港的風格差異也很大,因為現實基礎本身就差很大。像《門徒》里,騙人去新加坡販毒讓他死刑這種操作,在大陸就沒必要,判一個毒販子,我還犯得著把你弄去新加坡?在本地就可以槍斃了。像《湄公河行動》這種片子,雖然導演是香港導演,但內核不是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