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秀,和丈夫是通過相親認識,其實當初我並沒有看上丈夫,因為自己在城裡打工時談了個對象,但是因為父親早些年過世,母親含辛茹苦把我和弟弟拉扯大,其中的艱辛常人是無法體會的, 我為了減輕母親的壓力,15歲時酒離開家出去打工,當我把男友的情況向母親介紹之後,母親就極力反對,甚至要跟我斷絕關係,這讓我陷入兩難境地,最後我選擇和男友分手,聽從母親的吩咐去相親,這才認識了丈夫。
其實,母親讓我相親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那一份彩禮,對於農村家庭來說,這份彩禮能起到關鍵性作用,一般在農村家庭,女兒的彩禮剛好夠給兒子娶媳婦,所以農村才會流傳說:「賣女兒」,雖然人人都討厭這種行為,可是家家都在這樣做,我和丈夫結婚以後,日子過得平淡無奇,本來就是沒有感情的結合,充其量算是搭夥過日子吧。
不過結婚幾年來,丈夫對我算是非常不錯的,大事小事都依著我,而且娘家有什麼需要,他也是毫不含糊,隨著相處的時間長了我對丈夫也生出了幾分感情,畢竟我們都有了2個孩子,孩子漸漸大了以後我和丈夫便進城做起了小生意,起初因為不熟悉情況,差點全陪進去,後來慢慢摸索出了規律,生意也算穩定下來,每天雖然都要起早貪黑的,不過看著一天的收入,心裡也比較欣慰。
再說起娘家的事兒,我和丈夫結婚的第3年,弟弟就結婚了,雖然他們兩個屬於自由戀愛,但是按照女方的習俗,弟弟也是拿了不少彩禮錢,當時母親手裡並沒有那麼多錢,丈夫二話不說就取了3萬塊錢送了過去,看到丈夫的舉動我當時很感動,也是從那一刻開始,漸漸對丈夫有了感情。再後來弟弟工作時不小心受傷了,在家休養了半年多,他們兩口子的積蓄眼看就要花完了,母親再次朝我開口,而此時我和丈夫做生意也賠了點錢,但丈夫二話沒說,愣是找他朋友借了錢給我,要我拿給木器你,接過那錢時我的淚已經流出來。
漸漸地我們的生意穩定了下來,收入也一年比一年高,只是弟弟他們家的日子一直不溫不火,他們兩個人都不是那種肯吃苦的人,完全就是一副得過且過的樣子,期間我曾說過弟弟幾句,不過立馬被旁邊的弟媳給懟回來了,從那以後我就再也不說了,也漸漸和弟媳的關係疏遠了些,在母親60歲生日時,我和丈夫回家祝賀,因為在我們那裡,;老人的60歲生日非常隆重,所以那天我和丈夫買了不少禮物,等我們回去時,弟媳已經在廚房開始忙活起來了,我在客廳坐了一下便去廚房幫忙。
席間的時候,5歲的小侄子說:「大姑,我想要一個玩具車」,然後我笑著對他說:「小宇(侄子)你要玩具車,應該讓你爸爸給買去呀」,小侄子理直氣壯地說:「爸爸和媽媽都說,姑姑是我們家的提款機,想要什麼都要給你說」,侄子的話剛說完,弟媳趕緊沖侄子吼道,這時侄子哭著說:「我又沒有說錯,你們就是這麼說的」,瞬間整個場面尷尬了起來,這時我心底像打翻的五味瓶一樣,拉著丈夫扭頭就走,不顧母親的挽留。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小強點評:像李秀這樣的情況在農村非常常見,這應該就是我們常說的「扶弟魔」,而在農村所有的嫁人的女兒都有責任和義務去幫扶娘家人,不論你日子過得貧窮與否,如果哪家女兒不幫扶自己娘家人,立馬就會背上不孝的罵名,如果真如李秀所講那樣,小強覺得李秀寧願背上不孝的罵名,也不能在幫扶娘家人,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臉面,沒有一絲感恩之心,反而當成是理所當然,像這樣的娘家人不要也罷。不知道大家覺得我說得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