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這些興趣愛好沒什麼不妥,至少不影響本職工作。
然而牛群不滿足於此,2000年的時候,「中國養牛第一縣」找牛群做廣告,卻讓牛群萌發了做縣長的想法。
並且牛群還是個行動派,想法一出來,不久後他就到一個貧困縣掛職了。
並且牛群的想法特別美好:他想利用自己的名人效應,帶領自己的貧困縣脫貧致富。
當時牛群的妻子劉肅非常不支持牛群,劉肅覺得牛群這麼做,只會只會自毀前程。
的確,當相聲演員的牛群風光無限,代言接到手軟,錢賺得盆滿缽滿,何必苦呵呵地下鄉去當個貧困縣的小縣長呢?
可是牛群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他決定的事,就一定會去做到,並且還樂呵呵的。
牛群看到縣裡的路實在不好走,所以就利用自身關係去省里求人幫忙修路。
牛群發現縣裡有好多小孩因為貧困而上不起學,所以利用自身影響力去建學校。
並且牛群不想讓任何一個人掉隊,所以他自己拿出400萬,然後又帶領大家募捐,建起了一所殘疾人學校。
不得不說,「名人效應」是個好東西,有了「名人效應」,做什麼事都會便利很多。
但是,很多時候「名人效應」也可以在無形中把一個人推向深淵。
在最初的幾年裡,牛群盡心盡力地幫助縣裡的居民們脫貧致富,自己去城裡市裡託人找關係,甚至自掏腰包。
時光不負有心人,在牛群的帶領下,貧困縣摘了貧困帽,牛群也被看作是神一般的男人。
然而,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那個神一般的男人,會在陰溝裡翻船。
當時牛群帶領的貧困縣的一家水廠,因為經營不善倒閉了。
倒閉之後那家水廠欠了很多債,這時候大家自然會把鍋甩給最初攛掇的人,也就是牛群。
在無數村民的指責和辱罵中,牛群就算有100張嘴也說不清,只能默默背了這黑鍋。
可是後來事情愈演愈烈,竟然有人傳謠說:牛群來貧困縣當縣長,就是想撈一筆,雖然他這些年確實做了好事,但是他也私吞了3,000萬。
水能載,舟亦可覆舟,正所謂人言可畏,牛群最後不得不接受調查。
如果牛群能夠冷靜地等調查結果,事情的發展或許不會那麼壞。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