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孫子為什麼不管我叫奶奶」「抱歉,他的奶奶是我娘家媽」
生活中有很多的婆婆把自己的兒媳婦兒掛在了嘴邊,可是並不是因為關心,而是因為氣憤,在中國式的家庭中,兒子結婚成家並不意味著父母就算完成了任務,父母得一直幫襯兒子那個小家,幫兒子帶孩子,帶孩子不是那麼容易的,所以有些婆婆心裡免不了有些怨氣,不能罵自己的兒子,就只能罵兒媳了。
還有些婆婆當兒子和兒媳讓她去幫忙帶孩子的時候,她就想方設法地想要逃避,她覺得帶孩子不是一兩天的事情,而是得幫忙帶好幾年,有些婆婆為了逃脫幫兒媳帶孩子,會用生病當藉口,如果真的是身體不好,沒精力幫兒子和兒媳帶孩子,也可以直說,可是撒謊欺騙兒子和兒媳,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兒子得知母親撒謊欺騙自己,心裡肯定是有氣的,但氣一段時間也就過去了,但兒媳可不會這樣想,兒媳會把這件事一直記在心裡,這會成為兒媳的心結。
01.婆婆不願意去國外伺候懷孕的兒媳
王阿姨的兒子早些年申請上了國外的一所名校,王阿姨覺得兒子真是給她長臉,所以儘管學費不低,但還是支持兒子去讀。
王阿姨的兒子出國讀完書之後就沒回來,在國外認識了兒媳,兩個人結婚之後就在國外定居了。
兒子結婚之後也接王阿姨老兩口去國外住了一個多月,可那一個月卻是度日如年,王阿姨不會說英語,出去也無法跟人溝通,兒子和兒媳每天早出晚歸的上班,他們老兩口就只能待在家裡看電視,後來王阿姨跟兒子說自己不習慣國外的生活,兒子給他們夫妻倆買了機票,他們就回國了。
現在的科技很發達,王阿姨想兒子了,就會跟兒子視頻,有一天,王阿姨接到兒子打來的電話,說是兒媳懷孕了,王阿姨一聽這個消息,心裡是高興的,自己馬上就要當奶奶了,兒子說要給王阿姨訂機票,讓王阿姨來國外伺候兒媳。
「兒子,我和你爸先前去國外住了一個月,都快憋壞了,我們實在不習慣國外的生活,你岳母就這一個女兒,我看你直接把你岳父岳母接到國外,讓他們幫你帶孩子吧!」
「媽,我也想過這件事,可我岳母還沒退休呢,怎麼來幫我們帶孩子?」
「要不再等等吧,兒媳婦兒剛懷孕也不需要伺候,等她肚子大起來再說吧!」
02.兒媳的母親被迫辭職
過了半年,兒子又給王阿姨打電話,問她什麼時候能出國,說兒媳的肚子已經大了,王阿姨覺得自己得想個辦法,否則肯定逃不過去國外伺候兒媳,她跟兒子說收拾收拾東西,半個月以後去,兒子說要給她訂機票,王阿姨讓兒子等消息。
為了不去國外照顧懷孕的兒媳,王阿姨逼老伴給兒子打電話,讓老伴騙兒子說她跳廣場舞的時候扭傷了腳,而且傷得很嚴重,估計一時半會兒去不了了。
王阿姨為了讓這個謊言更具真實性,她還專門去醫院住了一天,拍了一張自己住院的照片,給兒子發了過去,老伴並不贊同王阿姨的做法,兩個人為此還吵了一架。
兒子得到這個消息後,讓王阿姨安心養傷,說她會想辦法的,兒媳的母親得知王阿姨因為扭傷腳的原因,沒辦法去國外伺候自己的女兒,本來她還有半年就退休了,可為了女兒,她選擇了辭職,在父母的心裡,任何事情都比不上兒女重要。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得知親家母辭職去國外伺候兒媳了,王阿姨的心裡十分高興,想著自己總算是逃過一劫。
03.謊言被拆穿,引起兒子和兒媳的不滿
又過了幾個月,兒子打來電話說兒媳順利地生下了一個男孩,電話是王阿姨的老伴接的,王阿姨的老伴是個老實人,之前就覺得王阿姨的做法有些不妥,於是就在電話里拆穿了王阿姨的謊言。
「兒子,兒媳順利生下孩子就行,你媽之前根本就沒扭傷腳,她就是不想去國外。」
「我媽她怎麼能這麼做呢,我還擔心了她好久。」
「誰說不是呢?她這麼大個人了,還撒謊。」
兒子掛斷電話之後還是氣憤不已,於是就跟兒媳說了這件事。
「真不知道我媽是怎麼想的,讓她來伺候你,她不想來,可以直接說,居然還撒謊騙我?」
兒媳的母親去了國外之後一直沒回來,後來兒媳的父親也去了國外,他們老兩口幫忙帶孩子,在孩子五歲那年,兒媳的外祖母病重,一家人都從國外回來,王阿姨也見到了自己的孫子,孩子出生五年了,可他們祖孫倆只在視頻里見過,兒子工作忙,一直也沒回國,王阿姨又不願意出國。
回國之後,兒子,兒媳和孫子回家吃飯,可孫子從頭到尾都沒叫過王阿姨一聲奶奶。
「兒媳,孫子為什麼不管我叫奶奶?」
「抱歉,他的奶奶是我娘家媽。」
「沒錯,從小照顧孩子的是你娘家媽,可我是他親奶奶,這是改變不了的呀。」
「你們只在視頻里見過,就想讓孩子叫你奶奶,怎麼可能呢?」
兒子也聽到了王阿姨和兒媳之間的對話,可兒子全程沒說一句話。
兒子和兒媳在家裡吃了一頓飯之後就走了,他們也沒打算在家裡住,而是直接去了兒媳的娘家住。
兒子和兒媳這次回國就打算待半個月,王阿姨聽說走的時候,親家和親家母不打算去了,王阿姨就提出要去國外照顧孫子,她想跟孫子培養培養感情,可是兒媳直接拒絕了,說孩子已經長大了。
兒子和兒媳走的那天也沒再回來看望王阿姨,兒子只是給王阿姨打了一個電話,說他們要走了,王阿姨叫上老伴匆匆忙忙地趕到機場,可還是沒趕上,看著天上的飛機,王阿姨忽然哭了出來,她明白,兒子已經跟自己隔了心。
「你別哭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你當初答應去照顧兒媳,給兒媳帶孩子,如今也不會變成這個樣子,哭有什麼用,他們一家三口過得幸福,咱們也就放心了。」
兒子到家後就給王阿姨發了一條消息,王阿姨讓兒子給她發幾張孫子小時候的照片,說起來她這個當奶奶的真是一點都不稱職,連孫子的照片都沒有,看著兒子發過來孫子小時候的照片,王阿姨又哭了,她真的錯過了孫子的成長時期,但估計也沒機會彌補了。
都說婆婆沒有幫兒媳帶孩子的義務,可是在中國家庭中,哪個家不是公婆幫兒子和兒媳帶孩子呢?怨氣是有的,可是把那些怨氣說出去之後,還不得繼續幫忙帶孩子嗎?父母做不到對兒子撒手不管,就得一直幫忙帶孫子,只有那些十分自私的父母,才會連兒子的感受都不考慮。
王阿姨不想去國外幫兒媳帶孩子可以理解,可她不該撒謊欺騙兒子和兒媳,更不應該把帶孩子的事情丟給親家母,孩子是兒媳生的,可孩子就不是你的孫子了嗎?
在中國的社會中,公婆幫忙帶孩子已經成為了一種義務,雖說這樣說對公婆有些不公平,但是親情這種東西是割不斷的,只要公婆心疼自己的兒子,就得幫兒媳帶孩子,其實也不是幫兒媳帶孩子,而是幫兒子的忙,有些婆婆總抱怨說孫子跟自己不親,可你想一下,你有跟孫子培養過感情嗎?孫子生下來之後,你有幫忙照顧過嗎?如果沒有,就別抱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