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嫂子,給你們拜年了,有沒有紅包呀,我想要換個手機,給個大紅包唄。」
范晴聽完後自然沒有說話,但是丈夫卻拿出了手機,邊轉帳邊說:
「換個便宜的,不要換太貴的,用不了兩年就又換了。」
說著便轉了一千過去,但是小姑子卻有些不滿,撒嬌地說道:
「哥,不夠,還差點呢,你今年給我轉兩千吧,剩下的當做我開學的零花錢。」
對於小姑子的話丈夫自然沒有多想,又準備轉錢了,但是范晴卻忍不了了,打斷道:
「一千就好了,你哥現在也有孩子,家裡壓力大的,少要點。」
范晴的話讓小姑子心裡有些不滿,雖然表現著失落,但是卻還是收了紅包,而丈夫則說:
「她一個學生能花多少,大過年的,沒事兒。」
范晴看到丈夫的態度心裡也是很難受,不過很快卻在一家人吃飯的時候當著全家人的面對自己的孩子說:
「快給你姑姑拜年,你姑姑今年收了個大紅包,讓她給你也包個大的。」
說完孩子就對著姑姑吱吱呀呀的,這句話讓小姑子措手不及,尷尬地說:
「肯定給呀,姑姑早就給你準備了。」
說完之後小姑子就拿出了兜里的一百塊錢,給了孩子,本以為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了,但是范晴又接著說:
「快謝謝姑姑,這些年姑姑可從咱家拿了不少紅包,以後可是最疼你的人了。」
范晴的話雖然是說給孩子的,但是家裡人卻也都聽明白了,丈夫趕忙說:
「你說這些幹什麼,她還在上學,給一點零花錢也是應該的。」
范晴聽到後說:
「沒說不應該,但是咱家本來就挺緊張的,天天都是緊緊巴巴的過日子,總得有個度。」
這時候婆婆卻納悶道:
「這是給了多少錢呀,讓我兒媳婦心裡委屈的。」
范晴見狀卻說:
「也就兩三萬吧。」
范晴的話讓小姑子詫異:
「哪有那麼多。」
但是婆婆卻說:
「我就說你這姑娘一天天買這買那的都是哪裡來的錢,你這孩子怎麼不懂事,你哥結婚了壓力多大,又有孩子,又有房貸的,一點不體諒人,你個學生正常上學能花多少錢,別問你哥要錢了。」
說完後婆婆還不忘扭頭訓斥起來范晴丈夫:
「你也是,一直慣著她,她要你就給,以後慣壞了,自己的日子都過不好,以後別給了。」
婆婆的訓斥讓范晴心裡開心了不少,晚上睡前的時候婆婆拿出了三萬給了范晴,直言:
「這孩子還小,從小就被慣壞了,你們現在壓力大,這三萬你拿著,以後別隨便給她錢了。」
婆婆的舉動讓范晴有些措手不及,但是心裡卻暖暖的,趕緊拒絕:
「媽,真不用,你別給我了,我們夠花,你留著跟爸用,我們真不要了。」
但是婆婆卻執意要把錢給范晴,無奈的范晴趕緊叫來了丈夫,讓老公勸說,但是最後還是沒能夠勸說母親,最後范晴才說:
「媽,那我拿兩萬,其他的真不能拿了,這兩萬我存著,家裡遇到急事了,大事了,我再拿出來。」
最終范晴跟丈夫商量後只拿走了兩萬,而另外一邊的小姑子卻在接下來不願意多說話,這六年的「姑嫂帳」也算是讓范晴心裡不再那麼彆扭了。
寫在最後:
生活需要精打細算,生活也需要去分清輕重緩急,不要事事都想著索取,一家人的關係想要變得越來越好,一定離不開相互理解,在范晴的這件事情上面雖然范晴心中的不滿得到了補償,但是卻也有弊端,畢竟這件事很可能影響一家人的感情。
那麼如果你是范晴,你會怎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