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會賽場上,飛馳的短道速滑名將們簡直燃到了極點,奪冠之後,29歲的老將范可新激動到泣不成聲,她說,我等這塊金牌太久了。
是啊,一個運動員一生站在賽場的機會只有那麼幾次,而巔峰時刻也就只有短短几分鐘,29歲,對於普通人來說或許正當青春,而對於一個速滑運動員來說,可能這是最後一次機會。
所以這塊金牌對范可新來說有千斤重量,是她這一輩子最大的榮耀。
眾人皆知運動員訓練很艱苦,卻不知道除了訓練之外,他們追逐夢想的道路也並不簡單,比如范可新,在這次冬奧會之前,有誰知道她家庭條件其實很貧困,父親靠修鞋幫助她實現奧運夢想,最窮的時候甚至連除夕夜的餃子,都是鄰居送來的。
1993年,范可新出生在黑龍江七台河的一個貧困家庭,父母身體有殘疾,找工作成了難事,早年就擺了一個修鞋攤賺點生活費,後來接連生下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家庭條件更不好了,有時候甚至連吃飯都成了問題。
左思右想之下,范可新的父親帶著妻子女兒投奔親戚,范可新的哥哥就留在了老家念書,來到親戚那裡,范可新的父親弄了一個小店面,生意好一點的時候,母親就會在店裡打打下手,通常還會去外面撿些廢品補貼家用,不過生活仍然很艱苦,他們一家三口擠在一個只有6平米的鐵皮房,到了冬天外面風雪交加,屋裡也特別冷,他們的厚被子不夠,就一家人擠在一張床上取暖。
范可新讀書的時候,看到別家的小孩都吃肉,也饞得口水直流,每次回到家裡對爸媽說想要吃肉,爸媽卻犯難了。
不過范可新很懂事,看到爸媽的窘迫,於是提了一次就不提了。
不僅如此,經常在放學之後,范可新還會跟著媽媽一起去收廢品,還有撿垃圾桶的廢紙廢罐子,當別人問她,你不怕同學會笑話你嗎?
范可新仰起頭說,怕什麼,靠自己的雙手賺錢不丟人,我的學習用品都是靠自己撿廢品撿來的呢。
別的父母看到范可新,都誇讚她很懂事,好心的鄰居們都會照顧他們家,范可新總是和小夥伴們打成一片。
這就是范可新的成長,她沒有玩過多少玩具,也沒有享受優越的物質生活,但她有一顆快樂向上的心,有愛她的爸爸媽媽,有呵護她的哥哥,還有那個陪伴她成長的滑冰夢。
你知道冬奧會短道速滑名將范可新的成長故事嗎?
范可新小時候從未想過會成為速滑運動員,她只想快點長大,然後工作賺錢,分擔爸媽的生活重擔。
爸媽半輩子實在是太苦了,家裡的那個修鞋鋪生意不好的時候,連生活都成問題,有一年過春節,他們家買不起肉,鄰居知道之後,除夕夜給他們家送去熱騰騰的餃子,端著這碗餃子,范可新的眼睛也濕潤了。
雖然家庭條件不好,但爸媽卻極為看重范可新的教育,還送她去舞蹈班學習,學了一個星期,老師對范可新說,該交一百五十元的學費了,范可新知道爸媽拿不出來這一百多塊錢的學費,於是回到家裡就對媽媽說,我一點也不喜歡跳舞,以後不去上課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突然有一次,范可新一個人去體育場玩,看到有運動員在練習短道速滑,就好奇地走上前去看,剛好教練馬慶忠在旁邊,打量了一番范可新,雖然身體有些瘦弱,但是眼睛裡的光芒卻掩蓋不住。
於是就問范可新,想不想學這項運動?范可新點點頭,馬上又想起來不會又要交學費吧?於是就問出了自己的疑惑,沒想到馬慶忠教練笑著說,不收錢,但你一定要刻苦訓練。
范可新很高興,回到家裡就跟爸媽說了這件事情,那段時間,范可新很積極,每天凌晨四點就起床去訓練。
教練教她的基本要領,她都牢牢記在心裡,其實訓練十分艱苦,只是范可新從來不會跟爸媽說。
有一次,媽媽給范可新換衣服才看到她身上到處都是傷痕,心裡很不是滋味,於是就抱著范可新說,閨女,咱不練了。
范可新卻認真起來,那可不行,我答應了教練一定會練好的。
媽媽也不好說什麼,只能叮囑范可新要注意安全。
可每次到了訓練場上,范可新總是沉浸在運動里難以自拔,也根本顧不上會不會受傷,經常都是摔疼了才知道。
等到別的孩子練完都走了,范可新卻還在訓練場上,就是想多練幾圈。
很快,她就已經掌握了基本功和技巧,馬慶忠教練見她這麼刻苦,就自掏腰包給她買了一副二手冰刀,范可新高興的一晚上沒有睡著,第二天一大早,就穿上冰刀在冰面上滑行。
她逐漸開始參加比賽,並且取得很好的名次,2005年,范可新被孟慶余教練看中,開始進入哈爾濱的專業隊里訓練。
在這裡,范可新接受了更加嚴格的訓練,還有更加專業的技能,不過對范可新來說,一點也覺得艱苦,反而樂在其中。
孟慶余教練很欣慰,只要她有這個勁頭,那麼一定會把她培養出來的。
12歲的范可新,在全國小學生短道速滑比賽中,拿到了五百米、一千米、技術滑等多個項目的冠軍,在哈爾濱已經是一個小有名氣的人物。
2010年,17歲的范可新入選中國女子短道速滑隊,這是她一輩子的榮耀時刻,但你是否知道,這背後經歷了什麼?
2006年范可新進入省體校之後,就開始了更高強度的訓練,她想要拿下全國青少年比賽的金牌。
可是就在2008年全國第十一屆冬季運動會上,范可新卻沒有取得預想中的成績,只能和金牌擦肩而過。
范可新回到家裡十分沮喪,老天也在這個時候再次給她開了一個玩笑。
有一次訓練中途,她突然感到身體極為不適,於是就在一旁休息,而且休息了很長時間都沒有緩過來,教練以為是情緒原因。
結果等到回家,身體的不適感越來越嚴重,范可新去醫院檢查,結果被確診是貧血症,而且比較嚴重。
貧血是很常見的身體反應,甚至很多人都不認為這是病,但對一個運動員來說,是極其嚴重的,甚至要和運動員這三個字徹底告別。
醫生和家人都勸范可新不要再回隊里了,但是范可新很不甘心,她夢想中的金牌還沒有拿到手,怎麼能就這樣作罷?
她哭鬧著一定要回隊里,爸媽實在沒有辦法,就給馬慶忠教練打了一個電話,馬教練得知情況,聯繫到哈爾濱的醫院,然後讓范可新在自己家裡養病,身體養好了再上場。
經過一年的休養,范可新的身體終於逐漸好轉,2009年,范可新返回省隊訓練,並且入選國家青年隊。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第二年,她就進入國家隊,這個時候,范可新距離她的金牌夢又近了一步。
范可新和王濛、孫琳琳等人成了隊友,因為是同鄉,他們的感情很深厚,但是國家隊全部都是精英,范可新很快就發現了自己的不足,於是她只能更加努力訓練,短短一年時間,范可新進步神速。
2011年,范可新在2011世界短道速滑錦標賽的500米決賽中奪下冠軍,之後范可新一直憧憬著能夠站在奧運會的領獎台上。
2014年,在索契冬奧會的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半決賽上,范可新意外摔倒,和決賽擦肩而過。
2018年,平昌冬奧會短道速滑女子500米比賽,包括范可新在內的中國女運動員在衝刺半決賽時全部被淘汰。
回到訓練場上,范可新久久不能平靜,她不知道留給自己的時間還有多少,如果下一次不能再站在奧運會的領獎台上,或許就真的沒有機會了。
終於,范可新等來了2022年北京冬奧會,她已經29歲了,她在心裡告訴自己,這一次一定要拿金牌,沒得選了。
在比賽之前,范可新就和隊員們一起在訓練場上沒日沒夜地訓練,爸媽也為范可新暗自祈禱。
冬奧會那天,范可新和武大靖、曲春雨、張雨婷、任子威五位隊員奪下中國代表團首枚金牌。
拿到金牌的范可新,激動得掉下眼淚,然後說了一句,我等這塊金牌,太久了。
是的,等了太久了,好在沒有被辜負。
不過她還很年輕,除了比賽,她還要面對更多的挑戰。
未來的道路,范可新一定會像在賽場上一樣,往前方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