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心裡終究還有點不太放心,等準備把兒子的骨灰盒帶回老家松原安葬之前,便特意再次給高秀敏打了一個電話,專門詢問她當時的健康狀況。
心地善良的高秀敏知道,此時的何慶魁正處於焦頭爛額之際,便在電話通話中,裝出一副精神煥發、狀態良好的樣子,給他撒了一個善意的謊言:「我身體健康,安然無恙,現在還正在太原拍戲呢。」聽著高秀敏在電話中鎮定自若、中氣十足的語氣,何慶魁便信以為真,便又集中精力到松原老家去辦兒子的喪事了。何慶奎僅用了3天時間,便抓緊時間辦完了兒子下葬的事。
當天晚上,他心裡覺得還是很不踏實,便又特意給高秀敏打了個電話。然而,這一次無論他撥打了多久手機,高秀敏那一頭卻始終無法接通,何慶魁心中也頓時產生了一種不祥的預感。
事後何慶魁才知道,原來由於擔心何慶魁過於分心和勞累,當時正在長春家中的高秀敏便善意撒謊,說自己正在太原拍戲。不料造化弄人,正是何慶魁給她打最後那個電話的晚上,高秀敏竟不幸突然心臟病復發。直到第二天中午,家中親人們發現時,高秀敏早已因「突發性心臟病」而驟然離世。何慶魁聽到這一噩耗後,便頓時眼前一黑,暈倒在地上。
高秀敏不幸猝死的新聞一經披露,便頓時震驚了整個娛樂圈乃至全國。就連早已分崩離析的「鐵三角」中其餘趙本山、范偉2人,也都在第一時間匆匆趕來長春,專程前去送高秀敏最後一程。
高秀敏離世後,何慶魁心中一直深懷愧疚,總是不斷自言自語地埋怨自己說:「如果我當時能再細心一點兒,就會及時發現秀敏只是在善意的撒謊,也就會及時發現她心臟上老毛病的復發!那樣的話,秀敏就不會出事了!」言罷,不禁老淚縱橫,涕淚交加。
高秀敏成名背後的男人
1959年,高秀敏出生於吉林松原。作為一顆掌上明珠,父母便寄託自己「既美麗又聰明」之期許,特意給她取名為「秀敏」。
趙本山與高秀敏二人本是兩條平行線,互不關聯,讓其從各自軌道走向交會的,卻是一個叫何慶魁的男人。誰也想不到的是,這個相貌平凡的男人,竟是一個才華橫溢,捧紅了許多中國演藝界大腕的大才子。
高秀敏與何慶魁之間,是因劇本相識、相知,並最終因藝術而結緣走到一起的。二人強強合作,優勢互補,互相扶持,互相成就。不久之後,高秀敏便憑藉何慶魁創作的小品《密碼》而順利登上「春晚」,成為當時聞名遐邇的一大名人。
1998年,此時已在東北地區小有名氣的趙本山,也想讓自己的事業再更上一層樓,便特意找到有「演藝界金牌寫手」之譽的何慶魁,想讓他給自己好好創作一個準備上「春晚」的小品劇本。此後,由何慶魁牽線搭橋,高秀敏便開始與趙本山進行合作,成為婦孺皆知的一對藝術舞台上的「老搭檔」。
當年「春晚」舞台上,憑藉小品《拜年》的精彩表演,趙本山、高秀敏與范偉3人均一舉成名,並從此開始連續幾年登上「春晚」舞台,被人們戲稱為「春晚鐵三角」,一時紅得發紫,令人羨慕。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