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記者朋友告訴我:曲婉婷的歌再好聽,自己都不會多聽一遍。
因為他永遠忘不了那些年在東北筒子樓里看到的眼神:幽怨、痛苦、悲傷,還有絕望。這些眼神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下崗職工。
而曲婉婷的「成功」,正是來源於對他們的敲骨吸髓,是踩著可憐人的未寒屍骨,一步步登上名為「私慾」的「上流殿堂」。
01.「曲」高和寡
2012年3月,一部名為《春嬌與志明》的電影在內地上映。電影票房口碑都很普通,唯獨插曲《我的歌聲里》爆紅。
人們開始好奇背後的創作者曲婉婷,發現此人的身世不簡單。
1983年,曲婉婷出生於東北哈爾冰,父親離異而母親是體制內人員,講道理生活就算不拮据,也頂多小康水平,大富大貴是不可能的。
然而曲婉婷似乎從不知道何為「缺錢」。6歲那年僅憑一時興趣,曲母張明傑豪擲萬元給她買了一台進口鋼琴;當時哈爾濱工人的平均月薪不到100塊。
15歲,曲婉婷被母親送到加拿大讀書,一年學費20萬,算上往返機票至少30萬。各位讀者朋友,你家在90年代每年能掙30萬嗎?
後來在加拿大上大學,曲婉婷從來不住學校分配的宿舍,而是在外面租獨立公寓;雖然成績一塌糊塗,但校園生活可謂「豐富多彩」:飆車、泡吧、參加聚會,甚至組建個人樂隊,儼然一副「上流名媛」派頭。
對了,她還與溫哥華市市長羅品信交往,開啟了一段相差18歲的「忘年戀」。
任何花天酒地的生活,都離不開物質基礎。出生單親家庭的曲婉婷,哪來這麼多錢?
答案是她有一個「好媽媽」。
02.「曲」意逢迎
2014年,曲婉婷的母親張明傑因涉嫌貪污罪、受賄罪、濫用職權罪被捕。
數年前,一家估值23億元的國營企業,被張明傑作價6100萬元賤賣給註冊資金只有50萬的私人企業,並在一年時間裡,騙取征地款3.5億元。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