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一則新聞,真是讓我又氣憤又心疼!
大陸杭州一位64歲高齡的母親余女士,為了給 39歲無業兒子買房,自己當了30年保姆,老伴生病也只能安排回老家山東養病。
好不容易湊夠錢,買了一間91平方米的房子給兒子,卻在一次爭吵下發現, 兒子把房子拿去抵押貸款90萬後離家出走。
如今的余女士, 不僅30年的努力化為泡影,還背上了近百萬的債務,只能求助媒體尋回兒子。
先不說這個兒子39歲還是無業遊民靠母親微薄的工資養著,現在還把父母全部積蓄買的房子拿去貸款後離家出走, 這不是30年養出了個白眼狼嘛?
不過,當看到余女士對兒子貸款後離家出走的態度,小編彷彿能明白是為什麼了。
「兒子,你回來找份工作,媽媽和你一起還貸款」余女士對記者說。「只要兒子能回來就好。」
這略顯卑微的態度,讓Grace也不得不感慨一句:慈母多敗兒!
01
養廢一個孩子,就是千萬別讓他獨立
近幾年,一些大學生因無法適應獨立生活而自殺的事件,層出不窮。
畢竟現在不少孩子都是從小被呵護在手心裡養大, 父母把控著一切,什麼都不讓孩子碰:
好好的孩子,就這樣逐漸被父母養「廢」了。
等他們離開「溫室」開始獨立面對外界的風雨,就會變得非常脆弱、不堪一擊。
小編一直堅信, 父母如果不能夠幫孩子培養出獨立生存的能力,那簡直就是謀殺!
02
養廢一個孩子,就是無底線滿足他們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18年網路上曾經有一個「最紅啃老族」。
47歲的李文宏,17歲那年放棄了高考,宅在家進行文學創作,靠退休的母親去打零工養活。
姐姐看不下去,指責地說道,住的房子,連水電費都是父母交的。
身邊的人也說他是「啃老族」,偏偏李文宏的父母就「反其道而行」。
李文宏父親說:「我不認為他是啃老族。」
李文宏母親更是極力維護兒子:「誰家的兒子不是皇帝?「
對此,小編想說,兒子是皇帝,你以為服侍他的就是太上皇和太后?
其實這些父母,是把自己活成了傭人!
無底線的滿足孩子,只會讓他們逐漸失去獨立生活能力,變得懶惰、逃避現實、不懂感恩!
當父母百年歸老,這個無法獨立的「巨嬰」,又該怎麼生存呢?
這也讓Grace想起了前幾年發生在浦東機場的一場慘劇:
去日本留學歸國的汪某, 對來機場接機的母親連刺9刀。
而究其原因,竟是母親說:我沒有錢可以給你了。
汪某在日本留學5年,學費生活費加起來共花費150萬元,而汪母每月收入只有7000元rmb(約三萬五新台幣),到後來,已經是到處借債維持汪某在日本的花銷。
汪某的同學曾透露:汪同學每年開銷二三十萬,未免太奢侈了!
汪母付出了所有的精力和金錢,沒換回一個學業有成的兒子,卻換來了多達9下刺進身體冰涼的刀刃。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03
養廢一個孩子,就是永遠把你當孩子!
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不能真正長大,就是因為父母一直單純地把孩子當孩子看待。
前段時間,微博上曾有一條讓人哭笑不得的新聞。
佛山有個男子用假駕照開車被查,最終被處以罰款5000元、行政拘留15日的處罰。
看到這個處罰結果,他的父母情緒非常激動,大罵民警:
「你們太過分了,他還是個孩子,才31歲!你們為什麼罰那麼重?」
多麼可笑!在小編看來, 這個31歲的「巨嬰」雖然成年,卻從未成人。
年紀對他來說,還真的只是一個數字。
為人父母,我們經常擔心孩子還小,不能好好照顧自己,什麼事都要幫一把。
卻 總忽視了成長過程中,渴望獨立和自我完善本是孩子與生俱來的能力和渴求。
有人說:從不教孩子獨立的父母,是最無知最殘忍的。
他們就像老鷹不在幼年時教小鷹學會飛翔,卻在成年後不由分說把它推下懸崖。不教給孩子獨立,不僅坑了孩子,更會苦了父母。
放開雙手讓孩子獨立行走吧,其實他們比我們想像中更強大。
幸福來自於對生活的滿足,感恩來自於對幸福的感知!
"世界上最大的悲劇或不幸,就是一個人大言不慚地說,沒有人給我任何東西。"學會感恩,不要一味向他人索取,不要把他人對自己的付出當成是理所應當的,任何人都沒有義務為別人無私奉獻。
在一次電視節目中,小向說出了自己生活上的艱辛。孫儷看到這個節目,對小向非常同情,於是,通過母親對小向進行了資助。
當時孫儷還是一個小演員,並沒有多少名氣,仍然以每個月500元的標準來資助他,期間從國中、高中再到大學堅持了10年。這10年間小向本應該奮發圖強才對,可是小向的成績卻並不理想,高考時還落榜了。
心灰意冷的他本來不想再繼續讀書、直接去工作。但是,經過孫儷和家人的一起勸說,小向決定再次復讀,最終考上了上海一所普通的大學,再去學校報到的時候,孫儷還和母親一起去火車站接了小向。
在大學期間,孫儷對小向的資助從來都沒有間斷過。因為小向家境確實比較貧寒,所以學校每個月都會有300百塊錢的資助費,每學期還會有3000多塊錢的貧困補助,作為一名大學生,沒有特殊的開銷,這些錢完全能夠支撐他的大學生活了。
可是後來,孫儷的名氣越來越大,但是資助的數額仍然是500元,這就引起了小向的不滿,說大學生活花銷很多,這點錢根本不夠花,要求提高數額。可是,他的請求並沒有如願,後來竟心生恨意,還寫了一封6000字的書信公布於眾,想通過輿論的壓力,讓孫儷妥協。
內容未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