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蘭半倚半躺在村口的一棵大樹下,身邊的破籃子裡裝著兩個饅頭,看樣子已經睡著了。每個路過的人看到她,都會嘆口氣,然後搖搖頭。誰能想到,當年那個不知疲倦的孫秀蘭老了會如此潦倒呢。
孫秀蘭和自己的丈夫很早就結婚了,兩個人的感情也還是一直很不錯,雖然說生活上很容易吵嘴,但是也只是意思一下就過去了,完全不會影響兩個人之間的感情,後來自己的丈夫死得早,當時兒子才四歲,村裡人都以為她會改嫁,但是一年年過去,她就是沒有,一來就是覺得自己還是忘不了自己的丈夫,無法接受新的生活,二來是想自己給自己的兒子全部的愛。連一直以為她剋死了兒子、而對她滿腹怨言的婆婆後來都被她感動了,對她說:「秀蘭呀,遇到好人家就嫁了吧,我一個老太婆不僅幫不了你,還拖累了你,你活得太辛苦了呀。」孫秀蘭卻說:「媽,你別勸我了,我現在就想把兒子養大。」
一個女人,要養著一個似乎永遠也吃不飽的兒子,還要照顧一個隨時生病的婆婆,可想而知有多辛苦。
通常,她天不亮就會起床,去菜園裡割菜,再騎著自行車去鎮里的菜市場。她沒有時間自己賣,都是倒給小販,然後騎車繞著鎮子轉一圈,遇到有紙殼塑料瓶什麼的就撿起來,等廢品收購站開門就去賣。有時撿得太少,收購站不願收,她就帶回去,等攢多了再拿來賣。所以,她的家裡總是散發著一股異味。
回到家時天也亮了,就需要做早飯了。吃過之後,她又要去村頭的水庫挑土方了,那裡幹活的都是精壯漢子,她一個女人卻並不輸給他們。中午時,又趕回家做飯,吃過了又回工地。如此往返,有時走著走著就會睡著,她額頭那道疤就是走路時睡著摔的。
兒子漸漸長大,初中畢業後就出去打工了。孫秀蘭不讓他寄錢回來,要他自己掙錢自己花。兒子一開始每年還回來一趟,後來有一年,他帶了個女孩回來。女孩在家裡沒待十分鐘就落荒而逃,兒子衝著孫秀蘭喊道:「都跟你說過多少次了,別把垃圾帶回家來,你就是不聽。」兒子說完就追著女孩走了。
兒子後來就沒回來過了,那時候手機沒流行,一個人不想回家,就像斷線的風箏,誰也不知道會飛到哪去。
多年後,百病纏身的婆婆死了。死之前,她拉著孫秀蘭的手說:「要不是你的照顧,我早就死了,是你讓我多活了幾十年。秀蘭呀,我們家對不起你,這情先欠著,來世我做牛做馬報答你。」孫秀蘭搖頭說:「這是我上輩子欠你們家的,這輩子清了,下輩子千萬別再有瓜葛了。」
孫秀蘭漸漸變老,她不再去撿廢品,菜園長滿了野草也不去管了,有時候一坐下來,瞌睡就來了。那天,她給灶台生火,哪知就睡著了,要不是鄰居發現,就要失火了。後來,她不敢生火了,別人給她吃她就吃,不給她吃她就餓著。
這天,孫秀蘭正倚在村口的大樹下休息。不遠處,就是當年她參與建造的水庫,那時候她真年輕呀,好像不知道疲倦一樣,其實不是她厲害,是一家人的吃穿迫使她不得不咬牙堅持呀。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