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婆坐擁千萬身家,農村兒媳嫁城市小伙慫恿分家,最終被趕出家門
來自農村的梁某,家裡條件不好。三年前她嫁給了土生土長的長沙小伙周某。周家則是拆遷戶,有兩棟六層的安置房,她暗喜以後終於可以榮華富貴。婚後不久她便生下了女兒洋洋,一家人本該過著幸福的生活,可是最近梁某卻被丈夫和婆婆趕了出來,連女兒也不讓她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梁某說婚後老公周某總是無故家暴,每次打完架老公就會把婆婆喊來,婆婆就追著梁某罵,這讓她感覺在這個家中沒有地位,在上次家暴後老公竟然提出了離婚,並把她趕出家門,如今她只能借住在弟弟租住的地方,梁某來自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而老公卻是土生土長的長沙人,老公家裡在長沙有兩棟六層的安置房靠著租金生活,梁某覺得婆家人有些看不起她,嫌棄她是農村女孩,所以才處處針對她,難道丈夫離婚的原因也是這個嗎?如今梁某已經在外面住了一個月了,婆家人卻沒有一個電話甚至一條簡訊的關心。事情已經過去一個月了,梁某內心是想回家的,可是婆家連女兒也不讓她看,這讓梁某十分焦急,難道周家人真的要離婚?梁某和周家人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記者跟隨來到梁某婆家,兩棟六層的小樓就是梁某婆家的,每層60平左右,婆婆一家和哥哥一家住同一棟樓的三樓和四樓兒,梁某一家住在另外一棟的六樓,這樣的安排讓梁某覺得婆婆就是瞧不起她們,一家人對她不好。那麼這次梁某主動回家,周家人會接受他嗎?開門的是梁某的公公,此時只有他和孫女在家,他看到兒媳的到來有些驚訝,並沒有主動讓她進門,雙方僵持了許久周家父親才讓兒媳進去,一進門梁某就跑過去抱緊女兒洋洋嚎啕大哭起來,而懷中的女兒似乎也受到了驚嚇,哭得聲嘶力竭口裡喊著嗲嗲,任憑梁某怎麼安撫都沒用。一個月沒見女兒似乎早已不認識她了,這時梁某的婆婆也回到了家中,她似乎有滿肚子的話要說,那麼這對婆媳間究竟有什麼矛盾?
婆婆和媳婦你一言我一語互不相讓。這次已經是梁某第三次離家出走了。每次只要夫妻二人吵架,梁某就以離家出走相威脅,婆婆將錯誤都歸結到兒媳身上。婆婆趙某直言不讓兒媳看孫女,這是兒子的意見,媳婦既然不願意呆在這個家,那也沒必要看孩子。這時趙某委屈地哭了起來,在她心裡,到底有著怎樣的難言之隱?婆婆說家裡洗衣服做飯全是她做,恨不得她是兒媳梁某是婆婆,也根本不存在瞧不起兒媳的情況,可是兒媳還是不滿意,總是跟家人們耍脾氣,那麼梁某在家裡一直爭吵的原因又是什麼呢?究竟是婆家對她不公,還是她自己無理取鬧?
周家母親趙某有話要單獨跟記者說,原來兒媳在生下女兒洋洋後,就多次慫恿老公跟公婆提分房分家,這是周家人所不能接受的。在他們看來,正是因為沒有達到兒媳分家的要求,所以兒媳才用吵鬧的方式來達到目的。周家共有兩棟六層安置房,公婆覺得梁某就是想分走一整棟,可是這是沒有道理的。梁某提分房的要求讓周家人不能接受,一個好好的大家庭,怎麼可能因為一個兒媳說散就散?周家父母也是農民出身,零六年拆遷分了房子後日子才慢慢變好。他們深知創業容易守業難的道理,對於這樣的大家庭來說,父母是不會過早分家的,分了家這個大家庭也就散了。如今二老每個月都能有1萬多的房租收益,他們都會拿些錢出來貼補兩個兒子家,他們希望兒媳能明白這個道理。那麼現如今周家人還會接受梁某這個兒媳嗎?其實趙某一直願意給兒媳一個機會,可是今天兒媳到家裡的態度還是張狂,這讓他十分不滿。此時兒子周某並不在家,那麼身為兒子也身為丈夫的周某對自己的婚姻又是怎樣的看法呢?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梁某的父母一直在長沙打工賣煤很勞累辛苦,身為長姐的梁某早早的就承擔起照顧兩個弟妹的重擔,家庭的環境造就了她自強獨立的性格。高中畢業後梁某來到長沙打工,她暗自決定一定要讓自己的家人子女過上更好的生活。他和周某是通過相親認識的,曾經周某溫暖的舉止給了梁某依靠的肩膀,一開始夫妻感情不錯,梁某也憧憬過美好的未來,她希望自己能過上好日子。可是時間久了,有了柴米油鹽的生活壓力,加上婆婆的介入和大家庭的複雜,夫妻之間的矛盾也就逐漸顯現出來。周家有兩個兒子,大哥比周某年長五歲,人也精明能幹,梁某總覺得婆家虧待了她,對大哥一家好一些。此時梁某的心已經被不滿所充斥了,她最終的想法就是分家單過,那麼現在周某會支持妻子的想法嗎?
記者單獨找到了周某,一進家門周某就說梁某已經拿走了屬於他自己的飯碗衣物,他覺得妻子在離開家之前就抱著不想回來的打算,身為男人的他覺得很有挫敗感。周某如今在一家電器行做後勤,每個月的到手工資只有1000多,就因為這個原因梁某總是用過分的語言來刺激他,並多次要求他去跟父母協商分家分房的事。可是周某跟父母關係很好,小孩也一直是父母帶的,周某是不想分家的。梁某的無理要求給周某造成了很大的困擾,也直接影響了二人的感情。在周某眼中,由於從小家庭的環境梁某過於的在意錢,總是想著賺大錢發大財,而他對現在的生活很知足,即便每月只賺到1000多,但是每個月母親還會補貼一點,這樣他就覺得很滿足了。可是梁某卻覺得不滿意,總是為錢的事吵來吵去,慢慢地二人的感情也就變淡了。那麼三年夫妻情分,二人究竟能不能解決這些問題重歸於好呢?
周某堅持要離婚,可是一旁的周家母親卻勸兒子再考慮一下,老人家也是良苦用心。聽了母親的話,周某在一旁沉默了,那麼這個大家庭會重歸於好嗎?剛一見面周某還是斬釘截鐵的說要離婚,他幾乎看都不看一眼妻子,三年夫妻再見面為什麼卻如此冷漠呢?梁某的咄咄逼人與周某的暗淡冷漠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二人根本上就是價值觀不一樣,梁某總想掌握家裡的經濟大權,妄想安排別人的生活,而周某卻是一個安於現狀腳踏實地的人。梁某的最終目的還是分家單過,可是她和老公還不具備這樣的能力,老公也不願意這樣。現在周某的情感天平已經徹底偏向家裡人了,梁某的舉動在他眼裡就是無理取鬧,那麼在這段感情里究竟誰是誰非呢?周某的街坊鄰居對此又是怎樣看待的呢?
出人意料周邊鄰居一致認為,是梁某這個兒媳婦沒有做好,婆家對她已經是百般疼愛了,可是她卻不知足,歸根結底對於婆家人對她所做的一切,梁某沒有懷著感恩的心,反而總是想著索取。鄰居們希望記者勸說一下樑某,能回來道個歉認個錯,這個家肯定還是會接納她的。那麼最終梁某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嗎?
第二天,記者將雙方約到了當地村委會,希望雙方能心平氣和地協商。梁某提出離婚,但是她要女兒的撫養權,可是這是周家人所不能同意的。洋洋是周家人的寶貝,他們無論如何是不可能把孩子給梁某的。婆媳爭吵不要緊,梁某最想要的就是爭吵後,哪怕丈夫一絲言語的安慰,可是這是周某所不會做的。妻子想分家丈夫可以盡力勸說,而不應該把所有夫妻間的問題都跟媽媽講,這樣反而會加重婆媳的矛盾。其實婆媳之間的問題最終還是要看兒子做事的方法,在大家的勸解下,雙方的態度終於有了緩和,最終二人決定將婆婆喊來,三方在好好協商一次。梁某主動喊了一聲媽媽,可是趙某並不買帳,她不希望兒媳只是表面的客氣,而是能拿出行動來融入這個大家庭。那麼梁某會作何表態呢?
梁某還是堅持離家帶著女兒單過,梁某說的話惹惱了婆婆,她還是沒有融入到這個大家庭里,她現在一心只有女兒,周家母親起身喊走兒子準備離開,難道她真的不打算重新接納這個兒媳了嗎?記者連忙追上去勸說,在我們的勸說下,趙某最終決定還是再給兒媳一次機會。而同時婦女主任也在勸說著梁某,希望她能放低姿態向婆婆一家道個歉。這時周某提出,如果妻子能答應他的條件,他們一家願意重新接納她。這個條件已經是周家最大的忍讓了,可是聽到這個提議,梁某卻轉身離開了,她不願意答應,那麼她內心到底是怎麼想的呢?此時的梁某還是想著他們一家三口出去單過,婆婆出房租給他們,可是這是一種非常自私的想法,做子女的不能一直向老人索取,而是要靠自己的奮鬥努力去得到自己滿意的生活。那麼周家人對此是什麼態度呢?他們會接受嗎?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梁某的想法總是過於自我,本來一個好好的大家庭,周家怎麼可能同意他分家出去過?婆婆一聽到梁某的提議就連忙否定,雙方最終不歡而散,梁某頭也不回地走了出去。對於她來說這個家已不再留戀。梁某決定拿起法律的武器來爭取女兒的撫養權,兩個人的婚姻可以交給法院去判決,緣分讓兩個人相識、相知、相戀,可是不同的價值觀卻最終讓兩人分道揚鑣。在這段感情中,梁某把公婆的付出誤認為是本分是應該,但她殊不知,人是相互的,沒有應該,如果我們想過上好日子。就必須靠我們的雙手去創造,而不是一味的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