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逝世50周年的李小龍,如果多活10年,能達到成龍如今的高度嗎?
李小龍逝世50周年,若其能多活10年,成龍李連杰還能夠成功嗎?對於中國功夫電影來說,李小龍的離開可能是最大的遺憾,如果他沒那麼早去世,其他武打影星還能有飯吃嗎?說到李小龍,大家心裡立馬回想那個身穿黃色連體衣,拳腳快如風的形象,他在全球範圍能產生重要影響,將中國功夫帶到全世界,在某種意義上說他是名副其實的民族英雄。
李小龍打破了西方世界對黃種人的認知,但是沒想到天妒英才,這樣一個傳奇人物會那麼早就離我們而去,如果他可以多活10年,一定能留下更多有價值的東西。而同為武打明星,大家經常會把成龍、李連杰與李小龍做對比,顯然李小龍會比他們兩個資歷更深,但並不是沒有可比性,雖然是同一個領域,但李小龍與成龍都有自己的特點,一個是融合了各種武術流派的創新,實戰經驗會更加豐富,另外一個比較適合娛樂與喜劇,兩者的發展方向是不一致的。
李小龍和成龍都有影視作品,前者出演了許多值得深思的故事,後者更加注重展示動作效果和喜劇色彩,如果硬要把他們分個高下真的很難,李小龍算得上中國功夫電影的奠基者之一,推廣中國武術文化上起到深遠的作用,而成龍的大部分精力放在影視作品上,這讓他擁有大批量的粉絲群體,如果李小龍沒那麼早離開,應該一樣會像成龍現在這樣紅,畢竟兩個人呈現出來的東西是各有千秋的。
並非只是單純的武者,他更是武術領域的學者,李小龍的一生都不平凡,30多年的生命是短暫的,但他卻創造出無限的價值,李小龍並不是四肢發達的莽夫,在觀眾的眼中,李小龍給人的印象就是身手好,在鏡頭面前他能打出一套如行雲流水般優雅的拳法,時而爆發力極強,時而來個激動人心的飛踢,在對許多種拳法進行了集合研究之後,李小龍弄出屬於自己的招式,不到18歲他就已經出演過20多部電影,從童星一步長大成人。
1959年,李小龍只身前往米國留學,開始將傳統武術與西方健身結合起來,讓外國人感受到中國武術的魅力,更讓人意外的是,李小龍大學學的居然是哲學,這好像與他一貫的路線並不大,沒想到這個看起來頭腦簡單的壯漢居然會喜歡文學,他熱愛讀書,柏拉圖,蘇格拉底的許多著作他都有研讀過,沒想到李小龍在武術中融入哲學精神,他並不是一個心裡只有拳頭只會打架的痞子。對此你怎麼看?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