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好多人都跟我吐槽王晶翻拍《倚天屠龍記》的兩部新網大不行,簡直騙人票錢。
這豆瓣評分更是開始向三分俯衝。
總是不信邪的我,立即斥12塊巨資欣賞了這兩部「曠世巨作」。於是,當事人現在想把那12塊錢從王晶手裡摳回來。
要說不滿意的地方,倒不是這兩部片子的劇情被魔改得有多離譜。畢竟咱點進去之前就已經知道這戲是王晶導的,他喜歡魔改原著這愛好也不是啥新鮮事兒了。
關鍵是他電影里這些演員的扮相,和從前的《倚天屠龍記》似乎很難扯上關係。
1
劇中幾位女主角,都不是觀眾想在武俠片里看到的面相。
飾演小昭的這位雲千千,雖然眼睛大、鼻子挺,確實符合她西域人的設定。
但不知道為啥,這五官組合在一起,卻莫名顯得有些「塑料」。
而周芷若的演員邱意濃,也沒了那股子秀麗出塵的味道。
倒是趙敏的演員文詠珊,還有點從前香港女明星的意思,但她這戲份卻成了墊底的那個。
你要說王晶的審美不行吧,但他1993年翻拍的另一版《倚天屠龍記》里的那幾個選角,卻各個都有獨特的美。
就說飾演女主角「趙敏」的張敏,她光是憑藉回眸這一下,就成了無數人的夢中女神。
那時候小昭的扮演者是邱淑貞,她的一顰一笑也很難讓人忘懷。
更不用說扮演周芷若的黎姿了,那才是真擔得起出塵如仙的名號。
誰能想到,這二十多年過去,王晶心目中的「小關之琳」竟已經成了雲千千。
這又讓我不得不想起這些年「謀女郎」水準一屆不如一屆的現狀。從鞏俐、章子怡,到周冬雨、倪妮,再到如今的劉浩存。
難道審美下滑也是導演們逃不過的大山?女演員還則罷了,最後就連找個適齡男演員都成了王晶心目中的難事兒。觀眾關注演員,無非就是希望他要麼就演得貼合角色,要麼就長得好看。
結果,王晶找了五十多歲的古天樂來演張翠山。
本來年紀就不搭邊了,最後還用這仿佛剛從山洞裡出來的「野人」造型擋住了古天樂的帥氣。
兩樣都沒撈著,觀眾不給面子也是自然的。
更何況王晶最災難的選角還在後面。說的就是這位絕對主角張無忌的扮演者林峯。
林峯年輕的時候長得是挺帥,在顏值這方面沒得挑。但畢竟他現在已經43歲了,滿打滿算也就比演他爹的古天樂小9歲。
你讓他演個20多歲意氣風發的少年,是不是有點說不過去啊。
的確,演員年輕的時候再牛,終究也得面臨中年危機這道坎兒。他們總是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轉型。
2
前兩天,有位小張私信我們說想看這個話題,今天正好趁這個機會跟大家嘮一嘮。
林峯近兩年對於轉型的把握確實有些偏差。
就說去年吧,這個年紀的他居然還去演了部瑪麗蘇偶像劇里的霸總,結果毫無意外的遭到了網友一大波吐槽。
這回他接下二十多歲的張無忌這個角色,多少也有點太不服輸了。
還有言承旭,這年紀都奔五去了,還樂得跟沈月搭戲演偶像劇呢。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觀眾對於中年演員的期待,顯然不止是把狗血劇里的男主演好而已。
一方面他們已經不是那個年紀了,另一方面他們也得體現一下自己這些年在演戲上到底下了多少功夫。
所以這兩年也不乏許多三十齣頭的男明星們開始嘗試拓寬自己的戲路。
這是演員在職業道路上必經的過程,但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安穩度過。
像上面說的林峯,前些年拍了不少片子,也有質量不錯的。但這回就偏偏連著爛了三部,直接成了集火對象。
何況現在還在年輕邊緣徘徊,經驗尚淺的男演員們呢?
就說最近新戲剛上,爭議不小的李易峰。他剛選秀出道的時候,頂的是校草和歌手的身份。
而他剛剛轉型做演員的那幾年,接的戲基本也都是偶像劇、青春片的類型。
比如那部讓他和李多海結緣的《愛的蜜方》,和這部口碑屬實不咋地的《梔子花開》。
以及讓他爆紅的古偶《古劍奇譚》。
這些片子的確讓他賺足了流量,收穫了一眾粉絲,甚至躋身「四大頂流」。但作為一名有心氣的演員,也不可能一輩子都演這類片子。
李易峰選擇放棄了一些絕對大男主的角色,嘗試轉向去拍攝了一些相對有深度的片子,也收穫了不小的成績。
比如說馮小剛的《老炮兒》,還有那部《動物世界》。
以及前兩年這部頗受好評的,偏主旋律的《隱秘而偉大》。
大家本以為他能接著穩紮穩打地把這條轉型的路走好,卻沒想他的腳步走得還不夠堅定。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想挽回自己的流量,又或者是想賺點錢,今年他又接了部古偶,也就是最近播出的這部《鏡雙城》。
雖然製作是頂級的,但最後呈現的口碑卻有些慘烈,瞬間就有點重新回到解放前的味道。
而昨天,甚至還有許多不理智的粉絲還將配音演員一塊兒拉入這部劇的輿論戰場,多少又有點流量大戰的味道了。
實話,李易峰如今這狀態和這些年的黃曉明還真有點像,跨越得都還挺大。
黃曉明只要接到不合適的角色,立刻就能被群嘲油膩霸總。他演的洛熙和左震,在油膩男主角的排行榜上絕對有爭奪C位的實力。但如果黃曉明能夠接到真正合適他的角色,他也確實能夠展現這個角色的魅力。
他在《琅琊榜2》里演得的蕭平章,就確實極好,當時賺走了不少人的眼淚。
就像如今的李易峰,轉型路上確實有值得稱讚的地方,但咱往回走就沒啥必要了。
除非劇本真的好到你無法拒絕,就像當初的胡歌。
他最早出名是因為仙俠系列劇《仙劍奇俠傳》里的李逍遙和景天。
所以,那個時候他出演了很多類似的電視劇,多到有時候看截圖我都分不清是哪部劇的造型。
胡歌也不是沒有嘗試現代劇,但能夠被觀眾記住的卻寥寥無幾。
直到後來,他接下了《如夢之夢》的演出,選擇在話劇中沉澱自己。
而當他再次出現在觀眾視野的時候,就接連為觀眾呈現了《琅琊榜》和《偽裝者》兩部口碑佳作。
《琅琊榜》雖然也是一部古裝劇,但這部劇的劇本質量的確上乘,而梅長蘇這個角色身上的陰鬱也是他沒嘗試過的內容。
所以,他重回古裝劇的選擇就要顯得合理多了。
說下來大家可能也會發現,演員事業後半段要想做到轉型成功,要運氣。但,更要認得清自己。
得拎得清自己在不同的年紀該去演什麼樣的角色,也不能被粉絲的控評淹沒了自己的行業思考。
雖然演爛片有時是無奈之舉,但也要想清楚,走回頭路的代價有多大。
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像古天樂一樣,有個爛片拍得再多也不會遭罵的buff;
在有選擇的時候,必須珍惜自己的羽毛,因為長久的利益仍然建立在這片羽翼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