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演出時,她的腳踝意外受傷。
當時農村醫療條件很差,赤腳醫生用土方子隨便給她治了一下,結果情況卻越來越糟糕。
生產社見不對勁,才允許她去縣城醫院拍片子。片子結果一出來,竟然是骨折,還生了息肉,需要動手術。
父母知道後,堅決把女兒接回了身邊醫治,經過一段漫長的時間治療,龔雪的右腳終於保住了。
在養病的日子裡,她被上影廠看中,想留下她來培養,但礙於她的知青身份,只能作罷。
後來,龔雪報考上海戲劇學院,也因為同樣原因,未能如願以償。
離開公社太久,龔雪不得不準備啟程返鄉。就在出發前,某文工團宣傳隊,在上海招收文藝兵。
龔雪聞訊前往,終於抓住改變命運的契機,成為了一名文藝兵。
此後的她,從配角一步步成為了主角,逐漸走紅。
《快樂的單身漢》、《好事多磨》、《大橋下面》等都是她的代表作。
1984年,是龔雪事業的巔峰期。
憑藉《大橋下面》,她獲得了大眾電影和金雞雙料影后,並被授予了「新長征突擊手」稱號。
許多知名雜誌封面,刊登的都是龔雪的照片。
龔雪的出現如一股清流,讓對勇猛剛強女性審美疲勞的中國觀眾,耳目一新。
與奧黛麗·赫本氣質相似的龔雪,憑藉深沉含蓄、優雅清純的表演,俘獲了大批觀眾的心。
可這一切,都隨著1986年的那件事,化作了泡影。
三
不堪其擾的龔雪,於當年出國留學,並嫁給了溫文爾雅的張迅。
男方也是上海人,來自一個高幹之家。
同樣是高幹子弟,張訊身上沒有半點兒紈絝子弟的樣子。相反,他勤奮好學,還是哥倫比亞大學博士。
龔雪和張訊,偶遇於畫展上。
對於藝術的共同愛好,讓他們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友,並且逐漸發展成了戀人關係。
婚後,龔雪生下了女兒,在家相夫教子。她嫁夫隨夫,張訊去哪裡她就去哪裡。
他們一家三口長期定居在康乃狄克州,而且在新澤西州、長島海峽北岸都有房子。
閒暇的日子,她會在房子周邊種些花花草草。
在美國定居後,龔雪遠離了喧囂,遠離了輿論干擾,再也不用在意世人的眼光。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