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世界第一位黑人模特黑膚色五官身材迷人,三婚嫁巨星鮑伊仍被寵
在美國的黑人群體中,藝術與時尚領域中,最傑出的男性黑人,當屬麥可·傑克遜。
那麼,女性的群體中,是否有比肩他的存在呢?在沒有看見伊曼·鮑伊之前,我無法想到,看見伊曼之後,方才找到了答案。
伊曼·鮑伊,美國時尚界與模特界的一道里程碑,開創了「黑人模特」的時代傳說。
她是美國的歲月史歌上第一位「黑人模特」,為後來的時尚界黑人模特,奠定了絕對的「王者基礎」。
在過去的生涯里,她不僅用自己的魅力與實力,打破了偏見與輕視。
她還直接成為了「模特界」的寵兒,數之不盡的時尚界頂級奢侈品品牌,主動與她簽訂合約,由伊曼擔任自己的「御用模特」或品牌形象代言人。
由此可見,伊曼在模特界與時尚界那無與倫比的影響力。
然而,這樣一位開創了「黑人模特」歷史的傳奇女人,她走上模特這條路,卻是一場意外。
1955年,伊曼出生在東非地區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耶的一個中產家庭,父親是外交官,母親是一位穆斯林。
家境的卓越,讓出生動盪不安東非的伊曼,也擁有了被「富養」的權利,逐漸擁有了「公主范兒」。
再加上爺爺喜歡叫她「伊曼」,這是個男孩的名字,爺爺將女兒身的伊曼,當成「男孩」在養。
這樣的「養法」,又讓伊曼的『公主范兒』的氣質里,增添了幾分英氣。
氣度不凡的天資,賦予了伊曼「模特」的天賦,也為她將來的傳奇,奠定了基礎。
不過,看似一路開掛,順風順水的伊曼,也曾經歷過人生的低谷。
由於非洲的傳統中有「早嫁」的習俗,所以伊曼在18歲,就嫁人了。
但可能是伊曼的家世太好,這讓伊曼雖生於中東,但她卻經歷過良好的教育,15歲時就精通5國語言。
所以,早婚的對象的「知識匱乏」,讓伊曼有一種生活的無力感,一度想要逃離這樣的生活環境。
或許是時運站在了伊曼的這邊,很快她就迎來了結束這段婚姻的機會。
著名攝影師彼得·彼爾德在那段時間,迷上了《走出非洲》,於是就跑到了非洲去四處取景,偶遇了伊曼。
在見到伊曼的第一眼,彼得·彼爾德就覺得:這個女人是天生的模特,是上帝的寵兒。
於是,彼得·彼爾德拿出8000美金,請求伊曼充當自己的模特,讓自己為她拍攝一組寫真。
伊曼雖不懂得什麼是模特,但8000美金的收入,卻對自己有著無窮的幫助,於是欣然的接受。
此時的伊曼,並未想到過,彼得的這波操作,將會帶給自己新生。
彼得帶著伊曼的寫真,回到美國後,將其發表,伊曼那驚人的氣質,瞬間引爆了美國的時尚圈。
但此時的美國,黑人歧視非常的嚴重,在這個過程中,彼得為了讓伊曼的寫真可以被接受,故而宣傳伊曼是「非洲公主」。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這個尊貴的身份,讓伊曼的寫真,被美國白人與上流社會接受了,這奠定了伊曼來美國發展的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在拍攝伊曼之前的彼得,主要拍攝人文與自然,還有動物,伊曼是彼得的第一個人物寫真。
這也是伊曼這個「黑人」寫真,在美國能夠被接受的原因之一。
多重元素的疊加,讓伊曼尚未來到美國之前,就迅速地火熱了起來。
嗅到商機的彼得,返回了非洲,企圖勸說伊曼離開非洲,前往美國紐約發展。
彼得在來之前,已經準備好了長篇大論,準備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只為讓伊曼懂得:離開非洲的好處。
讓彼得沒有想到的是,當他提出:可以帶著伊曼離開非洲後,伊曼非但沒有抗拒,反而十分的興奮。
就這樣,在彼得的「帶領」下,伊曼單方面的宣布,自己結束了自己的婚姻,離開了非洲,跟隨著彼得,來到了美國最繁華的區域之一:曼哈頓。
在來到美國之前,彼得的神操作,讓伊曼已經有了「非洲公主」、「非洲女王」的美譽。
所以伊曼算得上是「未出道,先爆紅」。
這讓剛抵達曼哈頓的伊曼,就無需擔心自己的將來如何生活,因為她:出道,即巔峰。
到達曼哈頓後,世界級頂級雜誌品牌《Vogue》第一時間找到了伊曼,希望她可以充當自己雜誌的封面模特。
這波嘗試,是對伊曼的挑戰,也是對《Vogue》的挑戰。
從未系統化學習過模特拍攝方式的伊曼,需要展現自己的「專業度」,這與彼得的即興寫真全然不同,是一項挑戰任務。
對於《Vogue》而言:在這之前,美國的雜誌與時尚界,都未曾出現過黑人模特,這是一次嘗試,更是一場冒險,《Vogue》再賭,賭美國人能接受彼得的寫真,也能接受自己平台的寫真。
《Vogue》賭對了,美國人接受了這組時尚寫真。
伊曼也獲得了成功,《Vogue》不虧是時尚界的王者,他們的攝影師,在人物方面的造詣,更勝彼得。
他們採取了野心與美感的結合,這讓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的伊曼,擁有自由發揮的機會。
這組靈動又有異域風情的寫真,風靡了美國,伊曼徹徹底底剛到美國,就站穩了腳步。
此後的伊曼,在美國的時尚圈,乃至世界的時尚圈,都嶄露了頭角。
後來更是成為了麥可·傑克遜的伴舞,再度開創了新的歷史。
但這,僅僅只是伊曼的傳奇人生的開始,尚且不是她的真正巔峰。
隨著伊曼的大火,美國的商人開始開發「黑人模特」市場,在伊曼之後,又有不少的黑人模特問世。
但無論是誰,都無法搶走屬於伊曼的榮耀。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伊曼成為了「傳奇」,無法在進一步的時候,站穩腳步的伊曼,創立了自己的化妝品品牌IMAN(艾曼)。
原來,在伊曼從業時,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由於種族問題,導致了當時所有的化妝品,都是為了白人創立的,並沒有適合黑人的美妝品牌,包括功成名就的自己想要化好妝,都需要很漫長與繁瑣的過程。
所以,伊曼打造了IMAN品牌,專注於黑人市場,只作適用於黑人的化妝品。
這個理念,讓伊曼的事業,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公司成立的第一年,就為伊曼帶來超過1200萬美金的純利潤,那一年,是1994年!
在成立IMAN公司獲得成功後,本以為伊曼將會成為女性商人與企業家,可在這時候,她又在世界的時尚圈,激起了水花。
35歲,離異2次,還帶著娃的伊曼,以三婚的身份,嫁給了20世紀最偉大的搖滾歌手鮑伊,兩人開啟了屬於彼此的恩愛歲月。
伊曼的一生,都是在不斷地創造傳奇,讓世人看見了,她那獨一無二的美感與偉大的理念。
對於伊曼,她的「開發者」彼得給出了這樣的評價:索馬利亞人,有淚不輕彈。
伊曼的成功與傳奇,讓人忘記了,她生在那個美國黑人歧視最嚴重的年代,她的上位路,是在不斷的歧視中,步步為營,以強大的心理,克服了所有的偏見後,才換來的;
當所有人都只看見了伊曼的光芒時,她也算是彌補了彼得的謊言,她不是「非洲女王」,但她以自己的方式,活成了女王。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