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採訪過很多,未被婆婆善待,卻最後給婆婆端了一碗飯的兒媳婦。
她們的回答大致分為這三種。
第一種是「算了,不想跟她計較了」。
「她是老人,我是小輩。我不跟她一般見識。不管怎麼說,她都是我老公的親媽。我不管怎樣,也不會餓著她。再說了,她已經老了,也沒多少日子了,我還有什麼好計較的。
即使我想要計較,也回不到那時候了。現在她這老了,病了,走不動了。她養了兒子,我嫁給了他兒子,我哪怕為了她兒子,也不能對她太差了。」
這種兒媳婦不是完全對婆婆沒有仇恨了。而是覺得算了,不想跟她計較了。
第二種是怕鄰居說閒話,怕自己落個「不孝」的名聲。
這也是很多婆婆敢於對兒媳婦不好的原因。
我在農村走訪的時候,一個婆婆就說過這樣的話:「我老了你敢不孝順我,我就滿大街罵弄不孝,我看你還出不出門了。」
這種老人想要利用輿論來逼兒媳婦孝順自己。但,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現在大多數女人都有文化,有思想,她們懂得自己和老人之間,是沒有直接的贍養義務的。
可也有一部分,真的是因為不想自己有這種名聲,才給婆婆端了一碗飯的。
第三種是為了孩子,給孩子做一個很好的「孝順」的榜樣。
這個兒媳婦就屬於第三種。
她丈夫出去打工了,她自己在家照顧她婆婆。因為她婆婆未曾善待她,於是她僅僅是做到給她做一碗飯吃。她讓自己的兒子端飯給自己的婆婆,就是為了讓兒子看到,她不是一個惡毒的媽,她並沒有餓著他的奶奶。
這本是兒媳婦對婆婆的善待了。但是,她的婆婆卻每天罵自己的兒媳婦不孝順。
她以為她能影響自己的孫子,讓自己的孫子去仇恨自己的母親。卻不想,她的孫子比她明白多了。
老人的孫子去給她送飯,每次老人都要說兒媳婦不孝順。老人的意思是,她的兒媳婦就該好吃好喝地照顧她,滿足她的所有要求。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只是給她一口飯吃。
她說了很多次這種話後,她的孫子有一天突然對她說了這樣的話:「奶奶,從來不是我媽不孝順。你又沒有養過我媽。你養了我爸爸了。你應該罵我爸爸不孝順。我媽從來沒說過要讓你死,這樣的話。這些話,都是我爸和你說的。你每天說,我媽盼著你死。我媽要盼著你死,還給你做飯幹什麼。倒是我爸說過好幾次。你怎麼不罵我爸,反而整天罵我媽。」
我婆婆說,她家的孫子才13歲,什麼都知道。
我跟我婆婆說,這個媳婦就該讓自己的男人回來照顧自己的母親。兩個人一個厲害,一個不孝,彼此折磨一下,就都知道兒媳婦的好了。
我婆婆說:「男人回來了,誰出去上班掙錢。他還得養家餬口呢。」
那這就真的沒辦法了。
對於這件事,我只能勸那些不善待兒媳婦的婆婆。
你看,只要你們是婆媳,你們早晚會在養老的時候,有交集。你如果沒想好,自己的兒子一定會辭職照顧你。而是覺得,你的兒子既沒能力請保姆照顧你,又不會辭了工作照顧你。那麼善待你的兒媳婦吧。
因為你早晚會落在她手裡。
你現在對她的善待,就是她以後待你的情分。不要再傻傻地說什麼,她不管我就是不孝,老人再不對也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