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黎小雨
編輯 | 嘈坊
1955年,初中畢業的魏宗萬進入上海汽輪機廠,成了一名工人。
4年的時光轉瞬即逝,魏宗萬卻好像和剛進廠時沒多大區別,每天只知道埋頭苦幹,就是腦子不開竅,急得師傅直罵他笨。
誰能想到,數十年後這個「腦子不靈光」的笨小子,硬是靠實力在演藝圈殺出一條血路。
01 太笨,屢遭嫌棄
1936年,魏宗萬出生於上海,家裡兄弟姐妹甚多。
魏家早年的家業算得上殷實,很小的時候,魏宗萬便跟隨父親來到天津,並在這裡讀了小學,也是在這裡讓這個地道的上海人練就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話。
6歲時,魏宗萬對戲曲產生濃厚興趣,常常溜進戲園子聽戲;9歲時,在沒有拜師情況下,他就能唱得有模有樣。
可那個年代人們大多對戲子存有偏見,家教森嚴的魏家更是如此,哪裡會同意讓他走這條路。
又過了幾年,父親回到上海,魏宗萬也輾轉回到家鄉,進入上海南洋模範中學讀書。
到了上個世紀50年代,魏家漸漸開始沒落,從小過著衣食無憂少爺生活的魏宗萬,不得不承擔起家庭的重擔。
17歲的魏宗萬來到上海汽輪機廠,成了一名鉗工。可對文藝表演的熱愛並沒有因為生活的苦澀消磨殆盡,魏宗萬不僅加入廠里的業餘話劇隊,還在4年後報考了上海戲劇學院。
起初,師傅打擊他長了這麼一張臉,還想當演員,豈不是全國人民都能當演員。
沒想到,初試魏宗萬就憑著在工廠的生活經歷,贏得了陪考高年級同學的一片讚揚,也征服了考場的所有老師。
剩餘的兩輪考試,魏宗萬演的都是工廠小品,種種生活閱歷讓他最終從一千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
就這樣,21歲的魏宗萬進入了上戲表演系。
4年的學習時間,魏宗萬可謂是風生水起,班裡排了6場大戲,有一半都由他擔當主角。
畢業後,魏宗萬被分到上海人藝工作。
本以為前途一片光明,離演員夢更進一步的他,還沒來得及勾勒未來,就迎來當頭一棒。
02 太醜,跑10年龍套
時隔多年,對於演員這份職業,魏宗萬仍然沒得到家人的支持。
那時,恰好哥哥結婚急需婚房,家裡竟以此為由讓剛剛回到上海的魏宗萬獨自搬出去住。
沒辦法,他只好在單位附近租了間房,也開啟了暗無天日的龍套生涯。
雖然在上戲很受重視,可在人才濟濟的上海人藝,魏宗萬卻只能淪落為毫無存在感的甲乙丙丁,很多時候甚至連露臉的機會都沒有。
這樣的苦日子一眼望不到頭,10年的時間裡,魏宗萬到處跑龍套,還要忍受外界嘲諷他長得丑。
還好在這期間,魏宗萬認識了比他大6歲的周惟明。
周惟明是他當時房東的大女兒,由於婚姻不順,4歲的外孫女常常住在外公外婆家。
不過,那時兩人並無交集,直到周惟明和前夫感情徹底破裂,離婚後的她回到娘家,兩人才開始有了接觸。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周惟明是一名教師,長相出眾,性格溫柔,魏宗萬和她總有著聊不完的話題。
久而久之,兩人便產生了愛的情愫。
儘管魏宗萬並不在乎她的過去,可周惟明卻猶豫再三,就這麼拖了兩三年兩人才決定在一起。
時間來到1969年,31歲的魏宗萬還在跑龍套,每月工資能拿到55元。
雖然事業還沒步入正軌,但魏宗萬還是決定承擔起男人的責任,給周惟明一個家。
1970年,兩人開始準備婚姻大事。
儘管由於年齡、職業、收入、感情經歷的懸殊,遭遇著各種各樣的反對,但兩人還是排除萬難,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結婚後,魏宗萬將繼女視如己出,想盡辦法讓她接受自己,對妻子更是百般呵護。
即使兩年後小女兒出生,對大女兒的愛也從未改變。
不僅如此,魏宗萬還包攬了所有家務,哪怕婚後數十年,他仍然把妻子當孩子寵,每逢出差都要打電話千叮嚀萬囑咐,生怕妻子照顧不好自己。
就這麼跑了10多年龍套,魏宗萬的演藝事業還是毫無起色,但妻子卻從未抱怨,她懂魏宗萬的夢想,也願意給他最大的支持。
直到1982年,魏宗萬終於迎來了他的「春天」……
03 太晚了?54歲才成名
這一年,44歲的魏宗萬終於出演了人生中的第一部電影《一個和八個》。
而讓他獲得此次機會的,恰好是害他跑了10年龍套的長相。
沒錯,當時劇組在選角時,沒有延續以往找演員唇紅齒白的標準,而是專門找了些長得有特點的演員。
於是,魏宗萬憑著長得不好看,走進了導演的視線,登上了大熒幕。
在片中,魏宗萬與陶澤如、陳道明搭檔,飾演逃兵老萬頭。
雖然戲份不多,但細節之中足以看出他多年來磨鍊的深厚演技,也為他的演藝之路贏得了更多機會。
接下來幾年,魏宗萬又參演了電影《海灘》、《湘西剿匪記》,紮實的演技的確讓他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大多數人記住的只是那張有特色的臉,卻仍然叫不出魏宗萬的名字。
1987年,魏宗萬終於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
這一年49歲的魏宗萬登上話劇舞台,在澳大利亞話劇《想入非非》里,一人一角,獨自完成兩個多小時的表演。
不只是時間夠長,還要在角色的不同年齡段之間任意切換,既要演出20多歲青年精神飽滿的狀態,又要演出老年時佝僂腰背、動作遲緩的樣子。
大量的肢體語言,微妙的神態變化,都被魏宗萬拿捏得恰到好處。
吃東西、喝啤酒、大喊大叫……魏宗萬獨自在舞台上演得酣暢淋漓,哪怕多少年後回想起來他仍然覺得「演得實在太過癮了」!
就這麼在上海演了20場,魏宗萬的精湛演技終於被更多觀眾看到,更是得到業內人士的一致好評。
不久後,魏宗萬就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
同年,他自導自演的小品《單間浴室》拿下全國小品大賽一等獎。
相聲藝術家侯寶林聽說後,讓他單獨給自己表演一會,看過之後侯寶林提筆寫下四句話:「恰到好處,留有餘地。寧可不夠,不要過頭。」
魏宗萬把原稿裝裱,珍藏至今,對他來說這不僅是老爺子對自己作品的點評,更蘊藏著關於表演的精髓。
接下來,魏宗萬打開了知名度,開始有劇本陸續找上門,但很多不符合他所追求的藝術風格的都被一一回絕。
1992年5月,導演張建亞和副導演崔潔親自登門邀請他拍攝《三毛從軍記》,同樣遭到了魏宗萬的拒絕。
理由是自己已經年過半百,和孩子搭戲難度實在太大,而且還要扛著各種武器和敵人對打,體力實在跟不上。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誰能想到,張建亞一聽他這麼說,撲通一下子單腿跪在了他面前,連旁邊魏宗萬的妻子都嚇了一跳,說怎麼導演請演員還下跪的。
魏宗萬一看這架勢也驚呆了,跟著就單膝跪下了,最終兩人像廉頗和藺相如一樣約法三章,拍戲的過程要注意安全、要突出三毛……當然,這次合作也非常愉快。
值得一提的是,魏宗萬在《三毛從軍記》中飾演的「老兵油子」這個角色,在原著漫畫中是沒有的,可以說是張建亞為他量身定做的角色。
奸詐、小氣、貪婪、處處刁難小兵三毛,骨子裡卻又是善良、正派的。
這麼個難把握的角色,卻被魏宗萬精準演繹,他身上的喜劇細胞再也藏不住了。
拍攝過程中,魏宗萬兢兢業業,花了很多時間揣摩角色,一宿一宿地鑽研劇本。
還頻頻提出自己的建議,電影中很多笑點、細節都是來自魏宗萬的親自設計。
比如有個鏡頭原本是小螃蟹夾了三毛的腳指頭,但魏宗萬覺得這點不夠好玩,他說應該讓小螃蟹順著寬大的褲腿鑽進三毛的褲襠,這樣既合理又搞笑。
結果樣片一出來,廠長余本正和朱永德一看,就說這點子肯定是老魏想出來的,「這個老流氓,下流胚」。
當然,這話是並沒有惡意,而是滿滿的誇讚,正是魏宗萬這些「不正經」的點子,給電影增添了喜劇效果。
最終,不僅《三毛從軍記》本身獲得7個獎項,魏宗萬也拿下了金雞獎最佳男配角。
至此,54歲的魏宗萬終於紅了。
或許有人會覺得他大器晚成,演得還都是配角,但魏宗萬卻並不這麼認為,他說身為一名演員,應該有大局觀,無關時間早晚,無關角色大小,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在戲裡所處的位置,發出的能量要適合角色本身。
同時還要有足夠的耐心,把該做的事情做好,等待成功的到來。
04 太倔了,絕對不接廣告
入行近40年,魏宗萬塑造過很多經典角色。
他是《三國演義》里狡詐多疑、膽小慎微的司馬懿;
也是《水滸傳》里讓人恨得牙痒痒的高俅;
他是《隋唐英雄傳》里的大奸臣宇文化及;
也是《愛情公寓4》里被兒子趕出家門,和張偉擠一張床的委託人洪七爺。
甭管是喜劇還是正劇,甭管是好人還是壞人,魏宗萬能惡能邪、演技精湛。
儘管演了一輩子配角,但他對角色從不敷衍,把一個個小角色演得如主角一般深入人心。
而這些經典的背後,卻隱藏著一名老戲骨無盡的付出和辛酸。
在《三國演義》開拍前,早在小學五年級時就通讀這部名著的魏宗萬把自己關在賓館近兩個星期,為的就是再次通讀,搞清楚其中的人物關係,深入揣摩司馬懿的性格。
最後,他甚至把司馬懿和諸葛亮打勝仗的機率精確到百分比,如此敬業精神怎能不讓人肅然起敬。
此外,魏宗萬始終堅守著自己的原則:一生不接廣告和代言。
提及此問題,他表示:「我有編制,國家一級演員的編制,賺那麼多錢幹什麼,一個月4000多塊錢正好夠生活。」
從事演藝行業數十年,魏宗萬從不隨波逐流,雖然他熱愛自己的事業,但也清楚地知道演員只是職業,並不是生活的全部。
有很多記者去採訪他,發現魏宗萬家裡的牆上竟然沒有一張劇照。
作為演員,他在劇組裡、片場中、熒幕上,全身心投入,塑造一個又一個經典角色;
但在私下,他只是個熱愛生活的普通人,是細心的丈夫、溫柔的父親。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回到家裡,我就是個普通的上海老男人。」
做做家務、陪陪家人,幾乎從不讓妻子操心,對他來說這更是身為男人的責任和擔當。
83歲的魏宗萬,心甘情願演了39年「綠葉」,但在自己的人生中他卻是獨一無二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