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這輩子頭一回吃奶粉,這樣的好東西,我可不捨得吃,我只嘗了幾口,其餘的都拿回家,讓我家裡人都嘗嘗。
幾十年過去了,到現在那個盛奶粉的瓶子,還放在我家的櫥子頂上,平時我父親在裡面裝點東西用的。
初中畢業之後,我考上了高中, 我的同桌也順理成章去了採購站上班。
雖然我們不在同一個起跑線上了,但是我和同桌的聯繫從來沒有斷過,那時候就是靠寫信,縣城離我們這個鄉鎮有七八十里路,每個月我們都要相互通信。
有的時候同桌會在信封給我夾上十元錢或者五元錢寄過來,不要小看了這幾元錢,在那個年代裡十元錢能買好多東西呢。
那時候,家庭條件好的同學,一個月才會有幾塊錢的零花錢,而我們家一分錢的零花錢都沒有。
有時候家裡沒有錢給我交學費,我就把同桌寄給我的錢好好攢著,留著交學費的。
說實話,那幾年我就靠著同桌的接濟,才沒有過得捉襟見肘。
我的成績很好,我考上了北京的大學,又讀了本校的研究生,畢業以後就留在了北京工作。
後來,我找了北京當地的一個姑娘,我比較幸運,沒有經受外地人在北京的流離失所和買房子時的窘迫,因為我岳父母家他們有房子,結婚時給了我們一套80坪的房子。
我在北京慢慢站穩了腳跟,我上班的地方是一家大公司,效益不錯,前些年吃的苦,受的罪,也終於熬出了頭。
而我的同桌,生活卻不盡人意。他在採購站里,曾經順風順水地上了幾年班,可是到了1996年的時候,他下崗了。
他的妻子在縣城的鞋廠上班,過了兩年也下崗了。
下崗之後,由於他沒有什麼技術,沒有什麼特長,就到處打零工。
我們兩個人之間雖然相距遙遠,可是一直聯繫,同桌曾經換過一兩次電話號碼,但是他馬上就會告訴我。
我沒有忘記當年同桌對我的幫助,我總想幫他,可是我又找不到合適的方法。
我曾經給他寄過幾次錢,但是他都不要,如數給我退回來了。
有了微信之後,我逢年過節會給他發個紅包,但是他也不要。
我每年回家兩次,我就利用這兩次回老家的時間和他見面,好好聊聊。
我們之間並沒有因為遙遠的距離而疏遠,見面時,我們依然像親兄弟,我們的友誼彷彿還是停留在幾十年前。
我會把北京的一些特產,比如烤鴨,還有那些好吃的點心、糖果帶回去,送給他。
每次見到同桌的時候,我不得不感慨,歲月真的會摧殘一個人,同桌的頭髮幾乎全白了,滿臉滄桑,身材瘦弱,一看就像近60歲的樣子。
後來,同桌和他的妻子在街上擺了一個小攤,賣涼拌菜,賣我們這裡的煎餅,做點小生意養家餬口。
他的兒子很有出息,在武漢讀大學,學的是網際網路。
我告訴同桌,如果他的兒子以後想去北京發展的話,我一定會不遺餘力地幫助他。
我每次回來,同桌都會請我吃飯。當然我不會讓他結賬的,我都會提前把錢放在吧檯上。
我一直在冥思苦想,但是找不到合適的幫助他的方法。
去年夏天,我正在公司上班。同桌突然給我打來了電話。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