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套房子,就是老兩口特意給小年輕準備的婚房了。
當初兒子快結婚的時候,藝姨其實沒打算買新房,早就買過,後來還漲價的那套給他們不就好了嗎?地段還好。藝姨老公也覺得這個想法不錯。
可藝姨剛把這個念頭透露給兒子,隔天,就收到了兒子的回應。 或者說,這是藉兒子口轉述的準兒媳的回應。
兒媳說了,哪有孩子結婚還沒新房子住的?這是父母做的事嗎?更何況家裡又不是有多窮,買不起。最重要的是,新房就是新開始,不能讓一個姑娘嫁到沒新房的家庭裡吧。
藝姨自然沒辦法,和老公商量後,百萬彩禮和一套新房一起打包送給兒子兒媳了。
當然,說送不準確。關於這套新房子房本上寫誰名兒,要不要贈予,藝姨當初好歹留了個心眼——首付,她和老伴兒來;房貸月供,也是老夫妻來,小兩口壓根不需要參與,一分錢都不用花。畢竟以小兩口的收入,就算有家裡補貼,也付不起首付,同樣還不起房貸。父母這樣做是在幫他們呢。
當然,正因為首付房貸都走的是老夫妻的帳戶,這套房子實際上就只是藝姨和老公的,房本能改成兒子名都不行,畢竟他和自己媳婦兒一分錢都沒花。
這麼幹的好處顯而易見,不會佔據兒子的首套房優惠資格。藝姨想得比較好——萬一兒子工作比學習爭氣很多呢?萬一兒子有機會發財了呢?萬一兒子自己就有錢買房了呢?
有人要問了:新房不說自己名兒了,連孩子——藝姨這個獨生子親兒子——的名兒都不加,這能算新房婚房嗎?這是給小兩口的嗎?
這個問題,藝姨兒媳當然鬧過。畢竟困難的事情咱們不多說,但只要這事情吃虧,那必然人人都是火眼金睛。
藝姨也沒想虧待倆孩子。孩子們婚前她就說了,她和自己老伴兒會立遺囑,這房子肯定就是兒子兒媳的。但他們倆想拿到這房子也有一點小小的條件——得給藝姨老兩口養老,這樣最晚孫子孫女十八歲的時候,這套房子,不,是除無法交易的福利房以外的全部三套房,就會徹底是兒子兒媳的了。
可能真有人感慨:藝姨這媽媽當得有多好?她對自己孩子也太算計,太摳門兒了吧?
你還這本別說,藝姨這不叫摳門兒,只能算深思熟慮。畢竟她那個兒子,又找了那麼個兒媳,不提也罷。
藝姨剛開始照顧兒媳懷孕的時候,畢竟這會兒大家也沒一起住太久,兒媳可能多少有些怕生,對藝姨老兩口還挺客氣。可這姑娘住了一段時間後,便發現自己公公,藝姨的老公,似乎經常外出跑餐飲項目。因此,她真正需要好心思相處的,基本只有藝姨這個婆婆了。
藝姨不難處。她竭盡自己所能照顧兒媳,甚至專門買來書,對著書來養兒媳和兒媳肚子裡的孩子。
順利生產,皆大歡喜。藝姨從此有孫子了。
畢竟相處比當初久了,藝姨察覺到,兒媳月子裡彷彿和平時就太一樣,脾氣更大了?那也不妨事!生孩子那是從鬼門關走一遭,兒媳可能有那個什麼,新詞——產後抑鬱症!
沒錯,藝姨基本堅定認為,就算兒媳對她和從前有了小小的不同,那也是因為產後抑鬱症。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