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民國時期,貴婦佩戴著打破傳統的首飾,展現出熠熠生輝的珠寶歷史
民國時期,貴族女性佩戴打破傳統的首飾,展現了輝煌的首飾歷史,女性的社會地位越來越高,很多女性開始有了自己的審美,不再執著對於男人來說,所以也有很多不同風格的配飾。
各種短髮和燙髮在民國時期很流行。清代的簪子已經廢棄,所以簪子已經非常稀少了。各種髮夾、髮帶都比較流行,所以民國髮夾的款式也大不相同。因為當時的時代,很多人都持有很多西方的元素,這在女性首飾上也有體現。髮夾具有明顯的西方特色。除了傳統的花卉圖案,還有很多帶有英文字母圖案的髮夾。
各種髮夾消失後,耳環和項鍊也開始流行起來。除了傳統的耳環,耳夾、耳線也逐漸出現,製作耳環的原材料也變得十分豐富。那時候,西方的鑽石、寶石也進入了我們,所以也被用來製作耳環。各式各樣的鑽石耳環大行其道,許多貴族女性都以佩戴鑽石耳環為榮。
民國時期,耳環的款式也很多,主要是長耳環和大耳環。不管是什麼材質的,款式都會比較誇張,比較小巧精緻的耳環是很少見的。當時流行的元素在今天仍然很常見,比如中國時期最常見的流蘇和星星。
此外,翡翠和瑪瑙也被運到耳環的製作中,許多珠寶設計師甚至在耳環的製作中使用了塑料和玻璃。值得一提的是,民國時期就已經有了耳夾,但當時必須佩戴耳夾的女性比較少見,而且大多數女性都是打過耳洞的。
民國時期的項鍊多以珍珠材質製成。當時女士們穿的項鍊會比較誇張,很少有人會少戴金銀項鍊。當時翡翠很少用於項鍊的製作,珍珠項鍊的價格也非常昂貴。雖然製作項鍊的材料比較簡單,但是款式還是比較多變的。
除了長短不同,攜帶方式也有差異。最常見的就是單鏈了,很多人都會和項鍊一起穿,這樣既能更好的搭配衣服,又能凸顯美感。領口方面,項鍊的珍珠很受歡迎,從小孩到六十歲的女人,人人都戴。
民國時期的手鐲款式也大不相同。除了最傳統的翡翠手鐲,金銀手鐲也很常見。也有不少設計師會把鑽石融入到手鍊的製作中。寶石手鍊已經成為人們追逐的新潮流。西方材料的組合也有自己的特點。但是鑽石剛從西方流入我們這裡,不是普通家庭買得起的。它們的價格十分昂貴,也是當時貴族女性的獨特象徵。
當時很多女性會將手鐲當成「臂鐲」佩戴,直接戴在肩下,以示女性的時尚姿態。
民國時期,「鴿子蛋」也很流行,其實就是指大克拉的寶石戒指。很多女士都對鴿子蛋有著執著的愛,不同顏色的鴿子戒指也很常見。鴿子蛋也被認為是女士們的門面。因此,在民國時期的很多影視劇中,也能看到貴族名媛戴著鴿蛋打牌的場景。碩大的鴿蛋除了作為裝飾品外,也是一種財富的體現。
而這種鴿子蛋,一般人是戴不起的,所以民國時期的普通人大多會選擇佩戴銀戒指。
民國是一個非常浪漫的時代,有浪漫的愛情故事!精緻的首飾,獨特的風格,這些東西也構成了民國時代的閃耀。
本文由珠寶鑑定師元元原創,圖片來自網絡。如有違規,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