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打工聚少離多,兒子想要改變命運,努力多年仍是活成了父親

2022-02-16

李小微在家裡排行老三,也是名字最好聽的一個。他父母沒文化,當年生了第一個兒子,就叫李大,次年又生了個兒子,就叫李小。過了兩年,又生個兒子,實在起不出來名字了,村裡的小學老師說,比小還小的可以叫微,於是,李小微就叫了這名字。當時身邊的人都說他們家起名字起的很草率,也從來就沒有因為是自己生的就想到給自己的孩子起一個好聽一點的名字。

李小微小時候很少看到父親,因為他總在外面打工。那時候電話也少,一個村裡就那幾架固定電話,村民們打電話都是上村口的小賣部去,打電話收錢,接電話不收錢。那老闆娘嗓子大,誰家來了電話,就站在屋頂上衝著那人的方向大聲叫嚷,村子小,多數都能聽得到,平時只要是自己打電話的話,也會很捨不得,畢竟當時的錢也還是很值錢的。

李小微的母親一聽到有父親的電話時,總是帶上三個兒子一起去,很希望讓自己的孩子都聽到自己父親的聲音,畢竟自己也還是知道他也很想念自己的孩子的。父親說來說去通常是那幾句話,說自己很好,不要想他,吩咐母親好好管家,吩咐老大讓著弟弟,說老二乖,不惹麻煩,說李小微不要搗蛋,要好好聽媽媽的話。李小微覺得他可能把自己和二哥弄混了,明明他很聽話,二哥才很搗蛋,可他往往不及解釋,父親就要掛電話了,那時候電話費蠻貴的,所以他們能夠打一通電話就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

父親只能在過年的時候回來,通常是在小年那天,那是一家人最開心的日子,他們三兄弟將父親簇擁在中間,父親跟他比個子,然後他們一起踮起腳尖,父親拍著他們肩膀,笑說:「不錯,沒白養你們,都長個了。」然後他們都高興地笑起來,母親則在一旁抿著嘴笑,這一天,她肯定是要做些好菜,開瓶好酒的。

但初八一過,父親就坐不住了,開始打電話聯繫工友。村裡那些打工的人一個個走了,最後,父親也要走了。他通常是趁天不亮時走的,那時候三個兒子還沒醒,等他們醒來,已經看不到父親了,只看到母親沮喪地坐在那裡發獃。李小微從那時候就決定,以後,決不會讓自己的家人也過這種日子。

李小微長大後,結婚了。兩口子在鎮子上經營了一個小賣部,一開始還行,後來仿佛一夜之間多了好幾家超市,貨比他們的全,環境比他們的好,資金更比他們雄厚,這時候,妻子已經給他生了一兒一女。

小賣部開不下去了,關掉了。跟村裡人比起來,他們的家明顯要落後了很多,妻子雖然沒埋怨,但是也經常唉聲嘆氣的。那天,兒女們看到鄰居家的小孩在吃豬腳,饞得號啕大哭,妻子忽然對李小微說:「要不,我出去打工吧。」李小微搖頭,他覺得夫妻在一起苦一些,也勝過兩地分居。

日子一天天地過著。女兒長到四五歲的時候,變得特別愛生病,一生病就發燒,有時候燒得直抽抽。他們一次次地帶她去看病,看一次,存摺上的錢就少一些。妻子抱著女兒直流淚,既心痛孩子,也心痛錢。

李小微的兩個哥哥都出去打工了,那次他們回來,看到弟弟一家過得這麼辛苦,各自給了他一筆錢,說:「老三呀,跟我們出去吧,一個男人混得讓妻兒都過不好,不應該呀。」李小微說:「小時候,爸爸一年只能回來一趟,他甚至分不清我和二哥,我是真不想過他那樣的生活呀。」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兩個哥哥沉默著,後來大哥說:「但是,他終究是將我們三兄弟養活了。」二哥也說:「活著比什麼都好。」

李小微想了兩天,決定跟他們出去打工。他原本以為妻子會不捨得分離,但事實上她很高興,說:「你總算想通了。」接下來,妻子像村裡那些村裡的留守女人一樣,給他準備行李,吩咐他在外多加小心。

就像父親當年一樣,李小微和兩個哥哥也是在工地上幹活。這時候已經人人都有手機了,跟家裡聯繫也方便,他們經常在幹活之餘,去蹭別人的網,和媳婦視頻通話。

通話的時候,李小微也沒什麼可講的,只說自己還好,不要挂念,然後吩咐妻子好好管家,兒女好好聽話。

等到年終,李小微回去時,妻兒三人來迎他,兒女們將他簇擁在中間,他比著他們的個頭,高興地說:「不錯,沒白養你們,都長個了。」話一出口,他愣住了,這不是父親當年說過的話嗎?


相关文章

  • 70歲老人對子女說:我們不需要你們的陪伴,少來幾次就是孝順
  • 3000退休金40萬存款,拒絕兒媳找的工作,我見不到孫子了
  • 中專同學聚會,班長問大家退休金,我說9000,當晚被踢出同學群
  • 離婚後,我把新女友帶回老家,侄兒驚叫一聲跑了:不好了,狼來了
  • 小姑子總在後半夜跑我家貼面膜,直到我換了一把鎖,我家才清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