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人的香火何氏(何適)門中。」是一句地方俗語,意思是說何家人的香火安在姓何人家的門中,本來是沒什麼說的,卻被故事中男女的結合引申到另一番意思來,這件東西放在這太合適了,他們配成夫妻太合適了,簡直就是絕配。
話說何家村有個叫何學勤的男生,讀書非常用功,小學畢業時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縣實驗中學附中,到學校同班級來了個叫時美勤的女生,老師看兩人的成績一個是全班第一名,一個是全班第二名,便委派學勤做正班長,美勤做副班長,兩人因此更加發奮學習,初中畢業時又以優異的成績考進市重點高中。一個仍是正班長,另一個仍是副班長,兩人你追我趕,躊躇滿志,不料天不遂人願,高二時學勤的母親得了絕症走了,父親說:「兒呀!你媽走了,下面弟弟還小,爸爸實在是沒能力送你讀書了。」想到家庭的實際情況,爸爸又要幹活,又要管弟弟的生活,確實是忙不過來,家裡就種些田,也沒多大的出產,也就回來了。
無獨有偶,美勤的父親在一次上山砍柴時不小心掉山崖摔死了,母親沒能力再送她讀書,和學勤的爸爸說了同樣的話,她也失學了。學勤和美勤在同一個鄉,一次去鄉鎮辦事遇上了,相同的命運讓兩人有說不完的話題,兩年後兩人走到了一起,雙方的長輩都說合適,村上的人也都說奇了,以前在同一個班上學,學習都那麼棒,名字中都有一個勤字,一個姓何一個姓時,合起來那不就是天造地設的合適嗎?
兩人還真是合適(何氏),按理說夫妻兩都是讀書人,應該懂得道理,努力發家致富。然而兩人是你愛看書,我也愛看書,言情武俠小說是看了一本又一本,看完了還不算,,還要熱烈討論一番,往往是下半夜還沒睡覺。第二天中午都不起床,父親出早工回來了,又煮好飯菜了,到房門喊了才慢吞吞起床,有時喊得不對時候,小夫妻還說:「死老頭子的,嘴巴這麼多,能起來人家不曉得起來嘛!」三天兩頭還可以,時間一長,誰受得了。講得嘴睏了,父親不願講了,一狠心去商店買了套炊具,挑了兩擔米,分了兩畝田給他們,跟兒子說:「兒呀!父親實在是沒能力養你們了,從明天起你們自己過自己的吧!」
也還是合適,這下沒人嘮叨了,看書討論也沒人管了,可是問題來了,兩擔穀米能吃多久,再不做是不行了。看著人家放秧了,夫妻兩這才下田,實行AA制,鏟田基是你鏟一段我鏟一段,多點拿來分,分不平均下次做別的事來補。用牛耕田是兩班倒,你干一小時,我也干一小時,多一點都不行。就是回家裡做飯,也是早上你煮飯我煮菜,到了晚上換過來,你煮菜來我煮飯。吃罷飯,你手捧一本武俠小說,我拿著一本言情小說。看著表面合適,可夫妻兩結合在一起,沒有奉獻犧牲精神行嗎,五十步笑百步,日子怎麼過的下去?
由於沒把精力放在生產上,到了夏收,人家一畝地收十擔穀子,他們的只有五六擔。本來是夠兩人一年的口糧了的,可誰也不願意找些副業來做(AA制嘛!)東挑一擔去買油鹽小菜和書籍,西挑一擔去賣跟人情來往。到了第二年開春,沒錢買種子化肥了,眼看開不了春了,夫妻倆便鬧了起來,相互責怪起來。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