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侄子添了兒子,我們一家3口帶媽去賀喜,下午,我把媽丟下走了
導語:
網上有一句話說:當你只有一個孩子時,你是一個家長;當你有兩個孩子時,你就是一個裁判。
孩子們發生矛盾的時候,出於對父母的信任,會第一時間找父母求助,希望父母主持公道,站在自己這邊。
如果你是一個很好的裁判,懂得堅持原則,不因為個人喜好偏袒某個孩子,給占理的孩子主持公道,教育犯了錯誤的孩子讓他明白自己的錯誤,那麼占理的孩子得到了公道,會感到滿意,不會繼續斤斤計較,犯錯的孩子明白自己做錯了,也知道無人會給他撐腰,自然也不敢繼續欺負自己的兄弟姐妹了。
反之,被欺負的孩子會覺得自己沒有得到公道,會對父母和兄弟姐妹產生怨言,欺負了人還得到父母偏愛的子女會有恃無恐。
希望當父母的明白,手足不和都是你一碗水端不平造成的。你一碗水端不平,不僅會讓子女們手足不和,還會坑了自己的晚年生活。
李先生的媽媽就是一位偏心眼的老人,所作所為實在是讓李先生忍無可忍了。
李先生的自述:
我今年58歲了,也忍了我偏心眼的爸媽五十多年,如果不是我媽這次做得太過分了,我也許能忍一輩子,畢竟我媽82了,我實在是不想跟他們翻臉。
在兄弟姐妹里,我排行老二,上面有一個姐姐,下面有一個弟弟。
我老家在山區,是經濟條件十分落後的小山村,這裡不僅經濟條件落後,以種地為生收入微薄,年輕人大部分都出去工作了,只有老弱病殘幼留在了這裡,而且傳統思想嚴重,尤其是重男輕女的風氣直到現在也剎不住。
我爸媽就是極度重男輕女的人,因此我姐姐在家裡地位最低,從小到大沒得到過爸媽的疼愛。姐姐剛讀完小學就被迫輟學了,下地幹活七八年,剛到19歲就在爸媽的要求下嫁給了可以拿出最多彩禮錢的男人。
更糟糕的是,她結婚第八年,我媽又為了弟弟的婚事跑到姐姐家去鬧事,姐夫本來就因為姐姐只生了一個女兒感到不滿,藉此機會離婚了,把姐姐母女倆趕出了家門。姐姐一氣之下帶著孩子走了,從那以後再也沒有聯繫過我們。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