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動上,他總結:如果要給自己打分,他認為自己在「德、功、善」這三個做人的原則方面,自己做的都還不壞。
老教授的謙虛,可見一斑了。
楊振寧1922年出生於安徽合肥,本科就讀於西南聯大,後來拿到清華大學碩士,赴美留學進入芝加哥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
通過自身不懈的努力,在1957年,年僅35的他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我們中國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
之後在國外取得巨大成就後,他並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繼續核物理理論研究的同時,不斷為國內捐錢捐物,還鼓勵更多海外科學家回國發展。
1971年夏,楊振寧回中國訪問,是華裔科學家訪問新中國的第一人。
返美後,他在當地好幾個城市舉行演講,許多美國人因為受他的觀點,開始對中國持友好態度,並願意同我國親近。
同時,楊振寧還參加保衛釣魚島行動,他和歷史學家何炳棣、數學家陳省身等人,被稱之為保釣運動的精神導師。
進入90年代末,楊振寧教授回到國內執教,常年往返於北京和香港之間。
2003你起,回到清華大學定居,不斷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為國內各高校輸送人才,晚年放棄美國國籍,成為一名真正的中國公民。
作為世界上最頂尖的物理學大師,楊振寧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然而他卻因為晚年的一段感情陷入爭議之中。
都說只要是凡人,就有七情六慾。
2004年,82歲高齡的楊振寧,迎娶了小自己54歲的嬌妻翁帆。
兩人年齡差距巨大,這對「爺孫戀」自結婚後就被人議論紛紛。
1995年,汕頭大學校園裡,楊振寧和夫人杜致禮,來到這裡參加物理學家大會。
翁帆因為優秀,被選去參與接待工作,就這樣跟楊振寧結實。
從照片中可以看出,翁帆溫婉可人,楊振寧教授攜妻子站在一旁微笑而立。
當時,他們肯定不會想到,在七八年後兩人的生命還會有交集。
後來,楊振寧夫人因病去世,痛失老伴的他一夜間仿佛蒼老了十歲,萬分悲痛;
而翁帆這邊,畢業後在深圳工作,與一個香港人組建家庭,後因三觀不合,沒幾年就離了婚。
彼時,知道了老教授痛失愛人的翁帆,寫信寄去美國給楊振寧表達慰問。
此後,兩個人陸續有了書信往來。
從剛開始的簡單問候,到分享彼此的生活。鴻雁傳書半年後,漸漸地兩個孤獨的靈魂走到了一起。
但他們的這段愛情,初期不被很多人看好,說年老的貪圖美色,說年輕的貪財富地位。
但是,楊振寧和翁帆還是堅定地走到了一起。結婚後,楊振寧不管出席任何場合都會帶著翁帆,從不理會外面的傳言。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而事實上,翁帆也把楊振寧照顧得很好。
他們兩個並沒有因為年齡差距大而出現代溝,相反,兩人格外恩愛和諧。
楊振寧也在接受採訪時直言:
「翁帆就是上帝賜給我的禮物,為了多陪伴翁帆,我希望可以活到120歲。如果以後自己不在了,翁帆也可以改嫁。」
就連翁帆父親,楊振寧的岳父也對女兒的感情非常理解和支持。
一轉眼,他們已經走過了19個春秋,兩人一直攜手並進,不離不棄。
去年,剛好是楊振寧100歲生日,翁帆扶著丈夫一起出席,楊老神采奕奕,看起來特別開心。
但聽說老人不太適合高調祝壽,否則就會有一些不好的事情發生。
果然,生日宴後不久,楊振寧就摔了一跤,老人最怕摔的,這一摔直接住院躺在病床上了。
值得一提的是,老教授躺在病床上也不忘記學習,繼續著他的學術研究,翁帆一如既往在邊上照顧著,看起來十分和諧美好。
楊振寧出院後,有媒體爆出:他已經立下遺囑,稱18億財產已經分割完畢,翁帆分得一棟清華園別墅使用權。
這件事算是告一個段落,但依然有很多網友在質疑:
「難道19年的青春陪伴,就換來1棟別墅?」
「18億都安排好了,沒有安排至少一億給妻子?」
不過翁帆卻不介意,她沒有任何表態。
畢竟,這麼多年過去了,大家也都看得出來,翁帆不是為了錢財才嫁給楊振寧,看向丈夫的目光每次都只有愛和崇拜。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時間會給我們最好的答案。
很多時候我們不能以自己的過往經歷,去揣測別人的人生故事,那樣顯得很淺薄可笑,不是嗎?
最後祝福楊老晚年安康!
作者:小六 編輯:小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