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當時上高中的時候是我第一次考慮著拉著老伴回老家的,想要回去了在城裡開個小飯館,又能夠賺錢,又能夠照顧孩子的學習,可是老伴不願意,嫌我們這些年賺的錢不夠多,怕以後孩子上大學了開銷越來越多,以後結婚的時候沒錢買房,沒錢掏彩禮,我猶豫了,他說得對,我們那輩人買房是離我們多麼遙遠的事情,可是兒子以後不一樣了,買房是必然的,而買房的錢也必然是越來越多的,只能繼續咬著牙繼續在外面打工賺錢。
兒子也爭氣,後來考上了大學,讓我們老兩口高興了很久,壓在身上的擔子好像減輕了一點,起碼孩子以後的知識不用我們發愁了,可能工作也不用我們擔心了,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我們回到了老家生活,在城裡開了一家小飯館賺錢。
老伴是個性子急的人,在外面工作的那些年其實身體就已經有些差了,都是一些體力活,身體早就熬垮了,總是說兒子考上大學了就能輕鬆一點了,就沒必要那麼的拚命了,可是他依舊閒不下來,他老在我跟前念叨:
「等你兒子結婚了咱倆再享受,咱倆的存款連咱們縣城的房子現在都買不起,賺的錢趕不上社會的發展,以後人家要是還得要車,還得彩禮的話,咱們的錢就差的更多了,再賺幾年吧。」
老伴每次說到這些地方的時候也是我心裡的坎,我沒法否認他,只能跟著他繼續一塊工作下去了。
可偏偏就是這樣的生活後來讓我後悔莫及,老伴的身體越來越差了,終於在兒子結婚了第三年的時候他就走了,至此我的生活變成了一個人,小飯館也經營不下去了,就這麼關了,準備搬去兒子家裡養老。
可是我雖然是這樣計劃的,他們卻不是這樣,因為兒媳婦對我並沒有感情。
兒媳婦是個城裡人,從小都嬌生慣養的,家庭條件也不錯,當初結婚的時候買房子的錢都是我們倆家一人一半,我們家拿了十三萬的彩禮,他們家陪嫁了一輛車,基本上跟我們家拿出來的錢一模一樣,我當時也明白,這是明確的要跟我們扯清關係,當時兒媳婦懷孕的時候我本想著過去幫幫忙,照顧照顧兒媳婦,帶帶娃的,可是兒媳婦卻委婉的拒絕了我,沒有讓我去,至於背後的真實原因我也猜了個大概,她不願意我這麼一個農村婆婆,而且從她懷孕開始就沒有來過我們家了,只是在老伴去世的時候來過一次,至此就再沒來過。
我跟她的關係僅僅只是表面的婆媳關係,並不存在什麼感情,所以導致了我入住他們家裡之後其實並沒有那麼的開心。
當時第一次去他們家裡養老生活,我還是做了充足的計劃的,想著去了之後就聽兒媳婦的,兒媳婦不讓我做什麼我就絕對不做,平常就給他們打掃打掃屋子,帶帶孫子就夠了,要是能找一份我能做的活我也出去賺點錢,起碼不會被嫌棄,可很快現實就給我潑了一盆冷水。
那次過去了之後住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晚上吃飯的時候兒媳婦就主動的問了我一句:
「媽,你什麼時候回家呢?我們這兒真不需要你擔心的,孩子這麼大一點了送到幼兒園了,那個幼兒園就在我爸媽樓下,他們每天就幫忙接送了,我們倆平常也不在家裡吃飯,您真不用擔心我們。」
兒媳的一番話讓我尷尬的笑了笑,就說過兩天再回,因為我心裡也知道這是下逐客令了,兒子也沒有表態,我也不想不識趣,就想著回吧,回家的時候兒子給我拿了一萬塊錢,我沒收,讓他們自己拿著了。
就這樣我一個人又在家裡獨自生活了四、五年,大部分的時間裡都是我一個人,他們也不回來,那種孤單冷清的狀態充斥著我的全部生活,但是又能怎樣呢?只能自娛自樂了,冷暖自知了。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