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這位音樂人死在了舞台上

2023-06-03     昀澤     4273

出於對外面世界的好奇,他毅然決然選擇輟學,去西方歐美國家長長見識。

那幾年不光東方,整個國際都是動盪不安的。

新舊更迭,左派與右派之間碰撞。

嬉皮士及反戰運動遍及西方各地,烏托邦式理想主義思潮充斥年輕人的大腦。

而在音樂方面,鮑勃迪倫、吉米·亨德里克斯也漸漸湧出樂壇。

結合種種因素,南正人決定回到家鄉,用音樂為整個社會做些事。

一位日本嬉皮士就此誕生。

最終,這位音樂人死在了舞台上

你根本想不到,如今看起來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甚至有些落魄的老頭,竟然影響了當今一批又一批的音樂人。

說他是日本樂壇的活化石,一點都不為過。

那時,行業內認為他是音樂潮流的風向標之一,而年輕人則把他當做精神領袖。

他與日本傳奇音樂人細野晴臣(原坂本龍一早期的電子樂隊「YMO」的成員之一)合作的專輯《回歸線》大家反響熱烈,紅極一時。

最終,這位音樂人死在了舞台上

可那又怎樣,開始一帆風順並非什麼好事,總得摔跟頭。

站在鏈頂端的野獸,遇到獵人也難逃一槍。

2

離經叛道的「反抗精神」是南正人音樂的特點及殺手鐧,但同樣也會讓他不受主流待見。

和我國搖滾先驅崔健經歷類似,他的音樂也遭到全面封殺。

他有一首名為《Yokosuka Bruce / Red Flower》的作品,因為內容過於激進、直白,有關部門直接將其禁止。

不得在廣播、唱片店以及公開場合播放。

最終,這位音樂人死在了舞台上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思考,那個年代又有哪個國家可以完全接受搖滾樂呢?誰又不是在夾縫中生存?

如果體會不到,我們不妨回想下那部被滾青奉為神作的電影《海盜電台》,熱愛的人是真熱愛,討厭的人則將這種音樂當成「惡魔」。

即便如此,南正人依然堅守陣地,不卑不亢。

他經常參加反戰活動,1988年甚至還舉辦了場主題為「無核有愛」的演出。

以此來向世人展露出自己內心深處的理想。

最終,這位音樂人死在了舞台上

搖滾樂最核心的主旨就必須落在「反叛」二字嗎?

不然。

南正人的「反叛」只是表現「愛」的載體。

沒人任何願意生活在戰亂之中,更沒人願意受到核武器的威脅。

最終,這位音樂人死在了舞台上

如今的南正人雖然老了,但寶刀未老,言語犀利。

當記者聊起上關於上電視演出時,他回憶起自己親身經歷,表現出十分不屑。

「又臭又硬啊,電視局。」

「結束之後,大家一起「對著攝像機揮手」之類的,開啥玩笑,這樣我頭一扭當啥也不知道。」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