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抱怨丈夫結婚7年不上班,丈夫回應稱:我不缺錢,沒那個必要

2022-02-17     言諾     6788

每個家庭都有各自的活法,雙職工家庭也好,父母有一方全職帶娃也罷。夫妻各取所長,只要在家裡過得舒服,就不用去管別人說什麼。全職媽媽或全職爸爸是勇敢的,他們回歸家庭,照顧孩子,選擇犧牲自己的事業,成全家庭的幸福。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像曉峰這種深愛孩子、對孩子負責的男人其實實屬難得,可惜小燕卻選擇了用傳統的家庭模式去評價自己的婚姻。

家庭還是一種情感和經濟的共同體,儘管女性還是承擔生育的主體責任,但在養育和教育上,男性和女性是沒有什麼區別的。當更多男性願意回到育兒中去,也就意味著更多女性可以從家庭中解放出來,比如小燕,正是因為有了丈夫的主動擔當,她才能安心工作,基本不必為家庭瑣事操心。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一個家庭里,少些理所當然,多些看見,婚姻會幸福很多。

小燕的委屈一方面源於丈夫不和自己溝通,但更多的其實還是她無法適應丈夫回歸家庭的這種模式,她對男人的價值只是鎖定在了創造財富上,卻沒有去看見丈夫對家庭的付出,所以她覺得委屈,於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折騰,最終丈夫的心門才慢慢鎖了起來。

對於小燕和曉峰而言,或許他們的收入只是剛好支撐家庭開銷,可是好歹他們有拆遷款當做家庭存款,所以日子倒也不至於捉襟見肘。一方面經濟上沒有太大壓力,另一方面孩子的教育有丈夫撐著,其實小燕大可以當一個幸福的大女主的,只可惜她偏偏把自己活成了一個充滿委屈的怨婦。

良性的親密關係,應該是彼此感激,相互成就。夫妻就是一個小團隊,不拋棄、不放棄,齊心合力,才能共創佳績。

如果你是小燕,遇到一個這樣全職在家帶娃的丈夫你會覺得委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