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高情商的婆婆:「我是在幫兒子帶孩子,不是幫兒媳!」

2022-02-17

01

婚姻就像一杯水,加了糖便是甜的;加了醋便是酸的。婚姻生活過成幸福還是痛苦,全在於生活中的經營以及處理好複雜的家庭矛盾。在紛雜的矛盾中,婆媳關係是影響婚姻的關鍵因素。

很多女人剛結婚的時候,覺得婆婆對自己還不錯,婆媳相處倒也融洽,可一旦有了孩子,所有的「美好假象」如一面鏡子碎了一地,照出了人心的善良與醜陋。

閨蜜陳玲對此深有體會,自從有了孩子後,婆婆雖然表面上借著照顧孩子的名義住到了家裡,可是她從來沒有真心實意的幫自己。白天老公走後,陳玲的婆婆就去小區附近的公園跳廣場舞,每次出門的時候還囑咐陳玲把午飯做好。

可憐陳玲一個人在家,剛給孩子喂完了奶粉,又要馬上洗孩子的尿布,忙的像個旋轉的陀螺,在80平方的屋子裡打轉轉,整個人都快暈掉了。往往自己還沒有吃早飯,轉眼就已經到了中午,還得趕緊給婆婆做飯。

兒子在家,婆婆就樹立起無私奉獻的慈母形象。兒子不在,她就露出了真容,「孩子是你生的,誰生的誰帶!」

02

中國根深蒂固的思想就是,婆婆不幫兒媳帶孩子是個人自由,沒有強制性。可如果兒媳不孝順公婆,就被斥責為不孝,甚至被法律起訴。

陳玲雖然對婆婆的做法很無奈,但是她為了家庭的和諧,默默忍受了下來。她相信自己一個人也可以把孩子帶好。都說為母則剛,這話一點不假。

女人在生孩子之前,自己還是個天真的女孩兒,享受著愛情的滋潤。可有了孩子後,好像一瞬間就「長大」了。

有一次,陳玲娘家有急事,無奈之下她讓婆婆幫忙照看一下孩子。婆婆斜著眼睛不情願的答應了。她火速的出門辦完事回家後發現孩子在不停的哭,婆婆卻在一旁玩著手機。婆婆說她不會換紙尿褲,只能等著她回家換。

陳玲老公回家後,婆婆立馬和他抱怨,今天自己抱孩子胳膊都酸了,還埋怨陳玲不做午飯,說她不孝順。

看吧,陳玲的婆婆根本沒有真心實意的幫她,帶一會兒孩子就覺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她的心裡,只有自己的兒子以及兒媳對她所謂的不孝順。

03

有時我們必須承認,婆婆不是媽,她沒有生你,沒有養你。婆媳的關係僅僅是因為這個男人才產生了人生的交集,住進了一個屋檐下。

樓下的張阿姨家前段時間添了個大胖孫子,從孩子出生到兒媳休完產假去上班,她一直在精心的照顧著孩子。小區的鄰居們都對張阿姨說,「你這麼照顧孩子,以後兒媳肯定孝順你。」張阿姨卻嚴肅的說,「

我在幫兒子帶孩子,不是兒媳。我和兒媳沒有血緣關係,我在她需要幫助的時候幫她一把,兒媳將來也會感激我的。」

張阿姨一番樸實的話卻說出了婆媳關係中的一個大道理。

像張阿姨這樣的婆婆明事理,懂得和兒媳之間的相處之道。人,都是相互的,只有先做到了自己,才能有資格要求別人。婆媳之間沒有理所應當,你對兒媳好,她對你自然如親娘一般對待。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04

那些以幫兒媳帶孩子的婆婆其實心裡都明白,是怕兒子睡不好、工作不好,才過來幫忙帶孩子的。可是即便事實是這樣,也總是和外人說是幫著兒媳帶的。無形之中給女人上了一道重重的枷鎖。同時也讓男人沒有扛起本該屬於自己的「父親」這個角色的責任。

後來陳玲和老公進行了一番溝通,他明白了母親這段時間在家的樣子,也意識到了自己沒有盡到父親的責任,只會把所有的事情都推給自己的母親。

高情商的婆婆從不把道德標準用於和兒媳的相處中,她明白和兒媳之間的這種特殊的「母女關係」,懂得相處的界限感。帶孩子幫的是兒子,不是兒媳。人心都是肉長的,兒媳看到婆婆這樣真心的付出,也會對婆婆加倍的孝順,晚年生活也會更幸福。


相关文章

  • 不惜賣掉7棟房!佛心嬤「10元便當50年不漲」欠錢照樣開,拾荒補菜錢「只為讓窮人吃飽」
  • 婚車迎上喪葬車狹路相逢「互不讓道」,新娘見狀下車一個舉動驚呆眾人:大事不妙
  • 中1億頭獎!烤魷魚老闆嗨到「砸店」客人全傻眼!夜市證實了
  • 「90度鞠躬賣玉蘭花」婆婆烈日下被十幾台車拒絕!他心疼掏100元買,下秒景象超衝擊
  • 國中生「撿到30萬交還失主」堅持不收回禮!4個月後全校師生都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