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牛振華曾經憑藉不錯的相聲功底考入北京青年曲藝團,然後拜師有「相聲皇后」之譽的女相聲演員回婉華為師,和劉威一樣牛振華也是文字輩的。
1981年牛振華通過相聲考入空政文工團,在八十年代他跟著馮鞏開始接觸影視劇,一開始主要是客串一些小角色,但很有表演天賦的他很快找到感覺,其鬆弛又渾然天成的表演水準得到了大導演謝添的肯定。
1991年開始,牛振華的電影事業開始步入巔峰期,他先是通過一次陰差陽錯的機會「頂替」了梁冠華的位置和馮鞏一起主演了《站直囉,別趴下》,然後黃建新導演慧眼識珠,繼續讓牛振華主演了著名現實諷刺類電影《背靠背臉對臉》,他在片中飾演的王館長一角堪稱兩面三刀的經典展現,憑藉該片該角色,牛振華一舉斬獲東京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項。
之後,牛振華和黃建新又合作了《紅燈停綠燈行》,在牛振華僅僅只有十幾部的影視劇中還有《宋家王朝》和《阿郎在北京》等多部優秀作品。
論數量,牛振華的影視作品真不多,論質量,他的電影個個都很有嚼勁。
三、范偉
范偉可算是一位狠人。
演小品,范偉是電視舞台常客,著名小品鐵三角中的重要一環,多次拿到電視舞台小品類一等獎。
演電視劇,范偉在《劉老根》、《馬大帥》、《鄉村愛情》和《老大的幸福》等劇中塑造了一系列經典角色,彪哥的傳說一直在江湖流傳,他還拿到過金鷹獎和白玉蘭獎等多個獎項。
演電影,范偉在《看車人的七月》、《求求你表揚我》和《不是問題的問題》中同樣斬獲獎項無數,甚至在客串或者當配角的《天下無賊》、《非誠勿擾2》等電影中同樣塑造了很多經典形象。
此外,在這些事業之前,范偉還是一位優秀的相聲演員,相聲也是他演藝事業的起點,16歲時他就拜瀋陽著名相聲演員陳連仲為師,這麼算的話范偉屬於明字輩相聲演員,之後他通過相聲作品考入瀋陽曲藝團。
1993年,范偉在合肥相聲節上憑藉相聲《要帳》拿到了全國相聲大賽的表演一等獎,一年多後他開啟了舞台小品生涯。
可以說,在相聲、小品、電影和電視劇四個領域上,范偉都曾達到過業內巔峰,這一點在全國幾乎無人能及。
四、馮鞏
在相聲、小品、電影和電視劇四個領域上都能和范偉掰掰手腕的人還真有,那就是同為明字輩相聲藝人的馮鞏。
馮鞏是最早正兒八經拍影視劇的相聲演員,早在他剛成名時就開始了,八十年代他主演的《那五》曾經在電視上風靡一時。
比起范偉來,馮鞏在小品和電視劇領域的成就要相對弱一些,在相聲和電影上的成就則更強一些。
更牛的是,和范偉不同,馮鞏的相聲巔峰和電影巔峰幾乎是同步的,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馮鞏和牛群稱霸了整個舞台的相聲,他們倆扛過了小品界三代天王(陳、趙、趙)。
而在電影界,馮鞏在九十年代的佳作頻頻,牛群曾給他做過一個總結:「你不就演個《那五》嗎,我演這六,你《埋伏》,我暴露,你《沒事偷著樂》,我整天公開哭,你《站直囉,別趴下》,我躺下就不起來,你《狂吻國外》,我啃死西班牙」。
馮鞏憑藉《站直囉,別趴下》獲得百花獎最佳男配,憑藉《沒事偷著樂》獲得金雞獎最佳男主,在那時,電影界幾乎是一片哀嘆,讓一個相聲演員拿到全國影帝,這是電影人的恥辱。
除了以上四位之外,可能還會有網友提出張國立、于謙、劉亞津、劉流等多位明星,不過張國立並不算相聲界人士,于謙、劉流、劉亞津他們雖然影視劇作品同樣不少,也有經典形象,但在專業、影響力等各個方面綜合考量上,他們包括其他相聲演員和上面四位相比還是有一些差距的。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