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和我們在同一個院子的商叔,因為家裡孩子多,借錢加上攢錢,花了8萬元買了一套樓房,帶了三個小房間。
商叔勸父親和他一起買,父親卻說我們家裡就我一個孩子,不用買那麼大的房子,再說要借好幾萬,自己可不敢。
商叔勸父親,兒子結婚遲早要買房,趁著年輕逼著自己一把,總比年紀大了有心無力的強。父親卻說兒孫自有兒孫福,過好眼前就行。
商叔的房子8年前翻了幾十倍,而今天我們全家依然住在10平米的房子裡。
父母退休後,有鄰居秦姨說是要把這10平米的房子出租,想去郊區租一個帶院子的房子,再找一份工作,這樣能夠多攢一些錢。
特意來找母親,覺得母親55歲退休和自己一樣,家裡壓力大,肯定想出去一起工作。卻被母親一口回絕。
母親說:住郊區多不方便,住農村哪裡有城裡方便,自己房子再小也是自己的房子,有房子為什麼非要租房主。
母親不願意,秦姨自己和朋友去了,每個月除了退休金,還找了份4300元的工作,工作了5年,聽說攢了十幾萬。
院子裡的林叔家裡一樣只有10平米,林叔和老伴退休後都去找了一份工作,兒子找了外地的女朋友,後來去了丈母娘的城市安家。
林碩說自己能幹一天是一天,這些錢用來養老,每個月還幫兒子還5000元房貸,所自己盡力而為,有多少能力就幫多大的忙。
同樣是一個廠里的老同事,同樣是住著10平米的老街坊,在別人為了兒子早做打算的時候,我的父母卻早早的已經躺平了。
母親55歲退休後,每天都去公園跳舞,讓她出去找份工作,她說:我辛苦了一輩子,也該歇一歇了。
我說你兒子還沒結婚呢?母親說:我和你爸這輩子也就這樣了,我們只能管著自己,你呀有能力就自己結婚,沒能力一個人也挺好,我們管不了。
父親58歲退休,退休後每天出門前要收拾一新,衣服每天還要熨燙,拎著一個鳥籠,倒是像一個老幹部。
每天紅光滿面的出門聊鳥、下棋,早出晚歸,就是不願意去工作。父親剛退休那會,附近的小區招保安,65歲以下就行。
我想著父親也沒事,就給他報了名,父親聽完後卻滿臉拒絕,說自己沒有時間,每天早出晚歸很忙。
當別人問起父親我的婚事,父親都會說一句:兒孫自有兒孫福,幫不了,也管不上,還是顧好自己就行。
我看著別的父母要麼提早給兒子打算,要麼竭盡全力幫助兒子,即使幫不上多少忙,也會同意兒子去別的地方發展。
而我的父母,他們一輩子好吃懶做、膽小神威,既沒有眼光,也沒有規劃,更沒有對自己兒未來的籌劃,每天都活在當下,看起來非常的自由和瀟灑,但是作為兒子,我心裡的苦卻無處訴說。
我一度想要離開這個家,沒有在北京買房的能力,那我去就別的城市發展,但是父親和母親卻百般阻撓,作為兒子我得留下來替他們養老,我得顧全他們的面子。
他們既沒有能力幫我,還要把我束縛在他們身邊,碰上這樣的父母我一度有斷親的衝動。
只是如今已經年過四十,我想人生再也折騰不出水花,我也放棄了。有時候別人說出身不重要,個人的奮鬥才重要。
但是看看我的人生,看看我的父母,我有一種無力感,如果有選擇,我寧願不要這樣的父母。
我甚至想要給他們一筆錢,選擇去一個無人認識的城市去生活,只是一想到他們是我的父母,我又下不了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