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自己,也得為三個娃兒們著想啊。
她的心頭突然間發了恨,心想著只有依靠男人才能收穫幸福嗎?
她要賺錢,要靠自己把三個孩子養大,她要給他們幸福!
此時的孫桂田已經思謀好了,以後開個小店。
只是再不能住在大媽身邊麻煩她老人家了,她先是20塊錢租了一間平房,
而後便開始滿城地踅摸開店的門面。
不久,她在隆福寺附近看到了一間門面,雖然只有十幾平,但位置還算不錯。
她找到了房東,說明自己來意,想租下這臨街的房子做買賣。
房租上,房東聽說她是一個帶了三個娃的單身人,也同意等她賺了錢後再交房租。
接下來,裝修、置辦櫃檯、進貨等等都要花錢。
她一個女人家東挪西借,也就湊了幾百塊。
這點錢別說進貨,裝修門面都不夠。
她只能帶著孩子自己干,屋子裡刷牆刷漆,是她和大女兒一起弄的。
櫃檯,則是她找來木板,然後又請了木匠自己做的。
有一次她在外面,突然看到車流中有個小孩在撿瓶子。
走近一看才發現是自己的小女兒。
女兒告訴她,撿了瓶子攢起來,賣掉的錢就可以讓母親開店了。
孫桂田聽了女兒的話,心裡不禁抽搐起來。
女兒懂事的樣子,讓她欣慰,也讓她感到難過。
那時候的她覺得為了孩子,就是受多大的罪,都是值得的。
門店最終開了起來,主要出售各種手工藝品,類似於現在的精品店。
由於商品走俏,尤其吸引年輕人的注意,所以她的生意剛剛開張就出奇的好。
更為湊巧的是,一個記者有一天也光顧了商店。
看到忙碌的老闆娘和她的三個孩子,記者就跟孫桂田聊了起來。
這一聊,記者更是對孫的經歷嘖嘖稱讚。
很快,孫桂田的事跡就登上了報紙。
文章里,記者把她比為日本的女性創業者阿信。
這下可不得了,很多讀者慕名前來,一時間孫桂田的門面,成了這道街上最好的那家。
附近的派出所不幹了,他們說孫家的門面太小,整天擁擠著這麼多人,會出事的。
孫就把自己的情況還有記者的報道拿了出來。
派出所了解實際情況後,決定由他們看著,
每次限制進店的人數,這樣就不會出現擁擠的情況。
就這樣,孫桂田的生意開張紅火,並且順利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6000塊。
上世紀八十年代,這也算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了。
賺到錢後,她想的第一件事是買房子。
她相中了一套四合院,當時的價格兩萬六。
又借又貸,才湊齊了房子錢。
此時的,已經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
之後的十多年時間,靠著辛苦做生意,她又買了三套房子。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