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主持人張蕾,成了眾多觀眾心中的「意難平」,她明明有顏值、有能力,人氣也不低,為何就消失在了央視這麼大的舞台上呢?董卿淡出熒幕後,張蕾和李思思、朱迅等成了競爭央視「一姐」,最有可能的人,本以為會在她們3人中產生一個最後贏家,沒想到一個被「除名」,一個半隱退,一個給新人讓位。
外界一直傳張蕾離開了央視,但她本人和央視都沒有官宣,直到前段時間央視公布主持陣容名單,張蕾的名字沒有出現,才坐實了她被央視「除名」這件事。
被央視「除名」後,張蕾一直在網上跟網友分享生活和書,有時候也會主持一下小舞台。張蕾離開了央視這個競爭劇烈的舞台後,似乎發展的更好了。
近日張蕾發動態,跟網友分享了一本書,通過這一本書可以充分感受到,民國時期的動盪和不安。在當時動盪的社會,還能體會到親情、愛情。分享完這本書的好處後,張蕾又說了一句話,這也是她首次談自己離職的原因。
「人往大處活不了,往小處總有一方天地」,在央視的大舞台上,她無法存活,因為央視推出「老帶新」的政策,老人要給新人讓位。還有主持人太多,競爭激烈壓力大。
往小的地方去,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一方天地,人不一定非要往高處走。
簡簡單單的16個字,道盡了張蕾的辛酸,也倒進了社會上大部分人的辛酸。在競爭劇烈的社會和職場中,每個人都想當第一,導致社會越來越內卷。有第一就有倒數第一,只要自己活的舒服,當第幾都可以。
張蕾被「除名」不是因為能力差,不是因為抗壓能力小,而是因為思想跟其他人不同,目標不同。她能放下過去的輝煌,走上一條新道路,值得很多人敬佩,不該被吐槽成「逃兵」。
張蕾現在的狀態,說明她的選擇是正確的,每個人的選擇都不一樣,我們無法強求她,必須走我們希望她走的道路。「世上無難事,只要有心人」、「天無絕人之路」,記住這兩句話,我們就能看開很多。
這裡不適合我們,總有適合我們的地方,每個人在世上都是特別的存在,只要對自己有信心,哪裡都是舞台。李思思、歐陽夏丹和張蕾,都在自媒體行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這是未來發展趨勢,也是她們選擇的未來道路。
做出了選擇就不要後悔,後悔只會消耗自己,讓自己內耗,不是嗎?
最後希望張蕾能多跟網友分享生活和雞湯,雖然她已經離開了央視舞台,但還是有很多人喜歡她。端莊、優雅、智慧並存的張蕾,走到哪裡都是塊金子,都會發光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