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25年期間,鐵達尼號「深海觀光之旅」,並沒有想像中發展得那麼順利。
從1998年推出,最開始只有四個客人買單。後來到2017年,「海洋之門」公司加入正式把「鐵達尼號」深海探險之旅商業化,費用也從最初的10.5萬美元,發展到後來的25萬美元。
定價標準,居然還是參考了當年「鐵達尼號」首航始發的時候頭等艙的船票價格,結合一百多年間的通貨膨脹,得出來的相應票價。
69歲的美國人魏尼曼,險些成為險些搭上這次「泰坦號」喪命之旅的客人。
因為「海洋之門」公司看中他是《旅遊周刊》主編的身份,同意免費給他提供一張深潛的門票,本來船期預定在今年五月份。
奈何,一直風大、霧大,冰山情況也不明朗,所以,才拖到了六月份,而他因故無法前往,反而是僥倖逃過一劫。
在他看來,「泰坦號」這次下潛,出事早有徵兆。
為了更加省錢,把與泰坦號相匹配的救援母船,這次也換了更為便宜的「北極王子號」,這也給後續的救援遲緩,埋下了隱患。
但顯然,這些「偷工減料」,喪命的億萬富豪們並不知道,他們的泰坦號之旅早已提前打了折扣。
要知道,花了25萬美元,坐上「泰坦號」潛水器潛入深海,並沒有想像中那麼舒服。
潛水器空間不大,你可以想像,他就像陸地中的一輛麵包車,被塞進了五個人,每個人只能攜帶幾天用的乾糧和水,上廁所都只能用尿袋。
關鍵是,用於深海觀測的觀察窗,也就相當於洗衣機甩干桶觀察窗的面積大小。
據曾經在以往乘坐過泰坦號深入海底完成「鐵達尼號」遺址觀光的客人講述,整個泰坦號下沉的觀光之旅,要花費八個多小時。
而有長達5小時,是用於下潛和浮出水面。剩餘的3小時,也並不完全是用來海底觀光。
因為到了4000多米下的海底,完全是一片漆黑,他們下到一定的位置之後,還要花費兩個半小時左右的時間,來找尋鐵達尼號沉沒殘骸的具體位置。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