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你和我兒工資兩萬,拿1萬孝敬我怎麼不行」「給你100萬」

2022-02-21

在日常生活中,最讓兒女崩潰的是父母之間的攀比,小時候每個孩子都會經常聽到父母說一些讓他們不舒服的話,比如你看誰誰誰家的孩子多聽話啊,每天回來就知道自己做作業,根本不需要大人操心,你看你,或者是你看誰誰誰家的孩子學習成績多好,哪像你,一直都是倒數。

父母覺得這樣的話能夠激勵自己的兒女,在他們看來,只有做了比較,子女才能明白自己身上的不足,可有時候這樣的話卻會造成子女的逆反心理,子女想著既然父母不待見自己,喜歡別人家的孩子,那就去養別人家的孩子吧,所以父母說的那些話並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反而影響了跟子女之間的感情。

子女長大之後,父母之間的攀比依然沒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了,不僅會比較子女的工作,還會比較子女的另一半,甚至還會比誰的子女更孝順,他們這沒有意義的比較只會給子女帶來更大的壓力。

01.覺得鄰居的兒媳更孝順

王阿姨是一個喜歡攀比的老太太,年輕的時候喜歡跟鄰居比誰的丈夫更貼心,後來是比誰的兒子更有本事,現在是比誰的兒媳更孝順。

王阿姨的丈夫和兒子對於她說的那些話都是默默聽著,從不發表自己的看法,鄰居家的兒子一畢業就考上了事業單位,王阿姨急了,讓兒子也考,可兒子選擇去一家大企業應聘,後來就進入了那家大企業工作。

王阿姨的兒子和兒媳是同事,兩個人每個月都能拿兩萬塊錢的工資,王阿姨得知這件事情後,在鄰居面前趾高氣揚地說自己兒子和兒媳掙得多。

有一天,王阿姨正坐在自己家門口乘涼,卻看見鄰居家的兒媳提了一堆禮品盒來了,王阿姨也就去了鄰居家,聽著鄰居跟她介紹這個禮盒多少多少錢,那個禮盒裡的東西有什麼什麼好處,王阿姨忽然就覺得自己的兒媳很不孝順。

02.跟兒子兒媳要養老費

有一次兒子打電話說要回來吃飯,王阿姨在電話里叮囑兒子多買點東西回來,其實她也不是真的需要那些東西,就是想在鄰居面前顯擺一下,兒子和兒媳買了好多水果回來,兒媳還給他們老兩口買了兩盒補品,王阿姨拿著那些東西就去鄰居家炫耀,在她看來,自己也算扳回了一城。

王阿姨家住在一個胡同里,每天下午睡完午覺,街坊鄰居就會拿著小板凳坐在一起聊天,在那群街坊鄰居中,有些人有退休工資,仗著這一點,說起話來也是膽粗氣壯的,王阿姨就有些看不慣了,他們老兩口都沒有退休工資,這幾年都是靠手裡攢的那些錢過日子。

而另一個沒有退休工資的鄰居說每個月兒子和兒媳都會給他們一筆養老費,所以他們老兩口日子過得也很是富裕,一聽這話,王阿姨又覺得自己落於人後了。

王阿姨的心裡著急,也等不到兒子和兒媳回來了,她回到家拿起電話就準備給兒子打電話,提養老費這件事,可當時兒子估計是有事要忙,於是王阿姨就把電話打到了兒媳那裡。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兒媳,是我,我打電話來是想跟你商量一件事,你看我和你公公都沒有退休工資,手裡攢的那些錢也花得七七八八了,你周阿姨每個月都能從兒子兒媳那裡拿到一筆養老費,我和你公公也需要啊。」

「行,媽,我知道了,我每個月給您轉5000塊錢。」

兒媳答應給王阿姨養老費了,王阿姨瞬間覺得心花怒放。

03.嫌兒媳給的養老費太少

過年的時候,王阿姨跟鄰居一起出去置辦年貨,買東西的時候,鄰居家的那些老太太們花錢都很大手大腳,可王阿姨卻有些捨不得了,她不明白鄰居的手裡怎麼會有那麼多錢。

一個鄰居說她兒子和兒媳每個月給一萬塊錢的養老費,花都花不完,所以都攢了下來,過年的時候也就都拿出來買東西了。

一聽這話,王阿姨就覺得兒媳給自己的養老費太少了,根本攢不下來,才會導致別人買東西的時候,她只能在一旁干看著。

那天王阿姨回到家裡又給兒媳打了一個電話,「兒媳,5000塊錢的養老費不夠,你每個月給我一萬吧。」

「媽,給你一萬塊錢的養老費,我們兩個人就不夠生活了。」

「兒媳,你和我兒工資兩萬,拿1萬孝敬我怎麼不行?」

「行,給你100萬。」

王阿姨當然聽出來兒媳是在諷刺她,於是就又給兒子打去了電話,「兒子,你可得好好管管你那個老婆,我跟她要一萬塊錢的養老費,她說給我100萬,這不是在諷刺我嗎?」

「媽,你怎麼就不能消停兩天呢?你這是又聽誰說她兒子和兒媳每個月給一萬塊錢的養老費?」

「你鄰居阿姨啊?」

「天天比來比去的,你們也不嫌煩,我看你們就是閒的。」

「5000塊錢怎麼就不夠你和爸生活了?你們平時吃藥看病都是另外的錢,那5000塊錢就是伙食費,何況我們每個月回去三四次也買菜呢。」

「可我一分也攢不下來啊,出去買年貨的時候,人家們看見什麼就買,我手裡根本沒那麼多錢,這不是被他們比下去了嗎?」

「行行行,天天就是被比下去了,以後我把工資都給你,你跟他們好好比去吧!」

「那兒媳能答應嗎?」

「答應不了就離婚唄。」

「這怎麼能行呢?你們離婚了,我還不得被笑話嗎?」

「那你想怎麼辦?」

「給我一萬的養老費,你們兩個人剩的那些錢也夠生活了。」

「我最近還打算換工作呢,拿不出那麼多錢。」

「好好的換什麼工作?你不是每個月能掙兩萬嗎?」

「打算跳槽了。」

「是不是比現在掙得還多?」

「掙得沒現在多,但是機會挺好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那你可千萬別換工作。」

「我就知道跟你說這些,你也不明白,等我穩定下來再說養老費的事情吧!」

兒子對於王阿姨的行為也有些無語了,是啊,誰能忍受自己的母親一天天地跟別人攀比,背地裡卻在逼迫自己的兒子和兒媳呢?估計再孝順的兒子也忍受不了吧,更別提兒媳了。

人與人之間的可比性不大,適當的比較確實會給人帶來一定的動力,可是比較得多了,反而會打擊自己的自信心,把不如你的人踩在腳底,也不會獲得想像中的開心,這樣的比較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可是大多數的父母就是不明白這一點,跟周圍的鄰居做比較仿佛成了他們晚年生活的一項樂趣。

王阿姨年輕的時候就喜歡跟人比,老了依舊如此,其實只要兒子和兒媳對他們老兩口是孝順的也就足夠了,不要總是聽身邊的人說那些炫耀的話,有時候事情的真相還不一定是什麼樣子呢?

子女不是父母炫耀比較的工具,父母不應該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逼迫子女,父母應該由衷地希望子女過得好,而不是為了讓子女成為自己炫耀的資本,逼迫他們成長。


相关文章

  • 老公婚後拿錢給弟弟,我不滿,老公卻說:我花自己的錢,你管不著
  • 妻子愛慕虛榮太自私,對丈夫各種嫌棄冷嘲熱諷,丈夫無奈要離婚
  • 二婚女人索要20萬彩禮,誰知婚後兩個月就要離婚男人:把錢還我
  • 女人婚後帶繼子進門,誰知遭丈夫驅趕,男人直言不想替別人養孩子
  • 女兒遠嫁甘肅十幾年,年邁父親扛被子跋涉千里送溫暖:滿滿的父愛
  • ​​鄰居硬塞給我一籃水果!我不好意思「轉500元答謝」隔天她全家搬走,留張紙條讓我崩潰
  • 出差回家垃圾桶發現保險套,我把老婆打出血,監控看到一幕我傻眼
  • 去城裡看女兒,他們拿一碗剩飯給我吃,轉身回去時我卻給他們50萬
  • 娘家荔枝豐收,小姑想要200斤送人,替娘家收1000被婆家罵小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