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情人節,旭日陽剛之一王旭在自己社交平台上發布動態。
視頻中的他,不再是舞台上耀眼萬分的大明星。
黃色的安全帽,加厚的膠皮手套。
浸滿汗漬的領口,幾十塊錢一條的工作迷彩褲和綠膠鞋。
配文:「能一包榨菜吃五個饃,也能一口米飯吃一盤菜,這就是爺們兒。」
字字不提遺憾,句句寫滿可惜。
2012年爆紅,2013年緋聞纏身。
2022年,曾經的「草根頂流」,一個回歸了工地,一個繼續硬撐。
一手好牌打得稀碎,他們為什麼會變成如今落魄的模樣?
01 命苦,但運氣好
一個在北京工地搬磚的小工,一個在北京地下通道流浪的歌手。
他們成為明星的幾率,會有多少?
答案顯而易見,四捨五入一番,幾乎沒有任何可能。
偌大個北京城,每年終了時,都會有無數人感嘆,堅守或離開。
畢竟這個地方最不缺的,就是心懷各種夢想的「逐夢人」。
劉剛和王旭之所以能火,靠的不是夢想,而是偶然。
1966年出生的王旭,從表面上看,是個苦命的人。
出身鄉野,填飽肚子都費勁,更別提從小培養藝術夢想了。
命運坎坷,4歲那年父親離世,單親家庭長大。
但先天不足,王旭硬是靠後天的運氣補足了。
泯然於眾人?不存在。
他攤上了一個明事理的媽媽和賢良淑德的妻子。
王旭的母親是個老師,她和大多數不通情理的家長不一樣。
雖然家裡是窮了點,但她支持孩子們的所有夢想。
在得知王旭喜歡唱歌之後,專門從自個兒學校音樂老師那借各種樂理書,培養兒子的興趣。
成年之後,自掏腰包讓兒子在省城參加歌唱比賽。
還別說,王旭沒啥名師教導,但還真獲得了不少省市歌手大賽的名次。
自古以來,搞文藝的男人都有不少愛慕者。
王旭也一樣,雖然家窮人也不怎麼俊秀,但十里八鄉的頭號美女王蘭芝愣是對他青眼有加。
春天到了,到處都是甜膩無比的味道。
其他女孩跟著自己的愛慕者們踏春賞花,王蘭芝每天追著玩兒音樂的王旭樂不思蜀。
王蘭芝的家人一看,這可不行。
好好的一姑娘,人也俊嘴也甜,可不能被沒有穩定工作,天天在田間地頭咆哮著青春和音樂的「街溜子」給耽擱了。
奈何全家齊上陣,好話歹話說盡,軟硬皆施的情況下,也沒能把王蘭芝愛情的小火苗澆滅。
於是乎,帶著不與世俗為伴的念頭,王蘭芝衝破家庭阻力與王旭裸婚。
沒有婚禮,沒有儀式,也沒有宴請親友。
可她眼中的完美愛情,真的如自己想像那樣完美嗎?
並不是。
她忘了,再有夢想,再藝術的人,都需要一日三餐。
02 農民妻子,鋪就王旭的成名之路
婚後,日子過得一日不如一日。
尤其是孩子出生之後,夫妻倆的生活水平直線下降。
直到這個時候,王旭的歌唱夢想也沒有泯滅。
別人為孩子的教育和成長勞心勞力,他倒好,別說管孩子了,連最起碼的收入都保證不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比起工作,他更將時間花在樂器和創作上。
甚至好不容易有時間陪陪家人,卻在途中靈光乍現。
把妻子晾在一旁轉身抱著吉他彈起和弦,最終還念念有詞:
「啊!這樣就對了嘛,這個和弦多好聽!」
1989年,他與懷孕的王蘭芝打起了商量:我想去縣城玩音樂。
王蘭芝自然是不肯的:你走了,我一個人怎麼能照顧孩子。
有用嗎,並沒有。
1990年6月,王蘭芝抱著兒子去衛生院打疫苗,回家看著空蕩蕩的家裡犯起了嘀咕。
緊接著,在梳妝檯上看到了字條。
「蘭芝,我對不起你,在這裡困守下去我會發瘋,我去演出了,家和兒子就交給你了。」
壓根沒想過,他一拍屁股離開,妻子會不會發瘋。
外出演出,王旭一場的報酬是1塊5毛錢。
因為過低的報酬,他僅有的自尊心開始作祟。
我沒有臉面跟妻子聯繫,索性就算了吧。——王旭
攤上這樣一個不負責任,聯繫不上的頂樑柱,王蘭芝怨過,恨過,也陷入絕望過。
但能怎麼辦呢?孩子還那樣小,母親已經年邁,除了接受別無他法。
3年「守活寡」的日子,將曾經美麗的妻子,變成了村婦的模樣。
而王旭,終於在百般挫折後,踏上了返鄉的道路。
2001年,滿文軍一首《懂你》名動樂壇,當「草根出身卻名揚天下」的報道襲來。
35歲的王旭,終於再次鼓足了勇氣。
「我不想讓夢想爛在莊稼地里,我想去北京闖一闖。」
王蘭芝不願,可她知道,即便不願,丈夫也會走,就同意了。
她將家裡老母雞變賣,又將攢了許久的100斤黃豆出手,為丈夫湊齊了車費。
臨行前夜,王蘭芝忙活許久,蒸了一鍋花捲。
03 當質樸抹去,走紅之後的涼涼,似乎成為了必然
唱歌痛快,肚子餓得更快。
為了留在北京,王旭輾轉大半個北京城,找了一份看大門的工作。
周末就抱著自己的破木吉他,在地下通道自彈自唱。
夢想著一夜成名,鮮衣怒馬的除了王旭,還有同樣在地下通道堅守的李剛。
相識第一天,劉剛跟著王旭到他的出租屋裡吃飯。
說是出租屋,其實就是巴掌大的地下室,昏暗的燈光,吱呀作響的門板,散發著潮濕陰暗的怪味。
哥倆一見如故,為了招待愛音樂的弟弟,王旭把自己唯一的一口鋁鍋賣給了別人,換了三塊錢。
他從不考慮自己唯一的鍋被賣了,自己未來怎麼吃飯。
也不考慮一條道走到黑,自己會不會有好結果,只是憑著一股子執拗的衝動打腫臉充胖子。
和劉剛用三塊錢買了一小兜饅頭,少半瓶韭花醬。
哥倆一邊吃一邊憧憬,一邊眼淚嘩嘩流。
這種只看眼前,不做打算的性格,也為之後的隕落埋下了伏筆。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咱們言歸正傳。
倆人一邊在底層謀生,一邊在向著命運嘶吼。
人來人往的地下通道,成了他們最期待,也最不期待的舞台。
2010年夏日,很熱,堆滿雜物的員工宿舍像個蒸籠,只有老舊的電風扇嗚嗚轉著。
劉剛和王旭乾脆光了膀子,用自己劣質的二手手機錄下了翻唱,隨後上傳至網絡。
沒有錯,這段畫質低劣的作品,就是二人的成名之作。
3天,1000萬以上的網友看著他們嘶吼:
「雖然我只有一把破木吉他,在街上在橋下在田野中,唱著那無人問津的歌謠。」
屬於他們的春天,真的來了。
那是王旭第一次享受到金錢帶來的歡愉。
曾經那個嚼著饅頭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如今的他,抱著吉他,哼著小調,唱著汪峰創作的《春天裡》,就能輕鬆收入成千上萬的真金白銀。
毫無疑問,毫無疑問,王旭和劉剛對金錢的渴望呈現爆髮式增長。
他們仗著汪峰不維權的默認,待價而沽,開出了一場商演2000萬的天價。
半年後,兩個人買了一套價值2億的豪宅。
在名氣最大的時候,他們固執地吃著老本,不自己寫歌,不改變撈金模式。
靠著汪峰的《春天裡》,成為了全民偶像,還是能上春晚的那種。
而汪峰,終於察覺出不對味來。
從當年的各種信息來看,汪峰是給過旭日陽剛機會的。
不僅邀約他們參加演唱會,還在節目中數次提及兩人,為他們站台。
可劉剛和王旭就稍微有點不上道了,不僅沒有主動提及過版權的問題,他們還天真地以為:
歌是我唱的,也是我帶紅的,我為什麼要給汪峰錢?
汪峰自然不依。
說白了,你們靠著我的歌名揚四海,開出天價出場費,為什麼不給我分錢。
於是乎,兩方一拍兩散,汪峰一怒之下發出聲明:
我曾經毫無怨言地提供給他們幫助和情誼,這都是真的。
但有時候你的寬容,會變成別人有恃無恐的依仗。
這已經不僅僅涉及到我個人利益了,對公司來說,他們確確實實是侵權了。
所以禁止旭日陽剛以任何商演的形勢,演唱自己的歌。
04 一步錯,步步錯,再也回不了頭
如果旭日陽剛回頭,努力學習,彌補自己不會原創的短板。
如果他們和汪峰達成和解,各退一步,一人找個台階下台。
如果他們息事寧人,重新找適合自己形象的代表作。
他們都不會隕落,可事實是,他們沒有,他們依舊沉迷在眼前的歡愉中無法自拔。
直到這個時候,王旭和劉剛還沒拎清楚。
王旭,忙著享受生活,享受別人憧憬的目光,買名車,住豪宅。
大操大辦兒子的婚禮,好不快活。
劉剛就更離譜了,仗著「名人」的身份。
打人,超速行駛,耍大牌,甚至於帶著管制器械跟老人對峙。
活在當下,容易滿足,被慾望二字吞滅。
再加上「禁唱門」的打擊,旭日陽剛的前路和錢路一起被切斷了。
是啊,當初粉絲們喜歡他們,是因為他們身上的質樸,和從心底嘶吼出的《春天裡》。
當他們不再質樸,也不能再唱《春天裡》的時候,又有誰會來買單呢?
王旭和劉剛口碑一天天跌落,熱度一天天下降,做了諸多嘗試,卻再也恢復不到往日的輝煌。
也是這個時期,兩個人之間出現了嚴重的內槓。
劉剛邀請自己弟弟劉強全權掌控自己的通告與業務,悶聲吃起了「小鍋飯」。
知情之後的王旭,在沒有與劉剛溝通的情況下,將自己的親妹妹拉入了局中。
美名其曰,我個人的經紀人王蓉需要享受與劉剛弟弟一樣的薪資待遇。
理直氣壯地和搭檔置起了氣。
最後導致明明是一個組合,兩個人卻再也沒合過體,各自有自己的音樂風格和活動。
還簽署了不同的經紀公司,
劉剛一條道走到黑,找了新的唱片公司,而王旭則投身演員道路。
分開之後,兩個人徹底沉寂下來。
想回頭時,卻發現一切都已經為時已晚。
即便每天在社交平台發布著各種最新的動態,依舊沒人願意停留駐足。
如今,商演機會不多的王旭已經開始模仿短視頻平台的網紅的模樣。
拍攝起各種尬笑的短視頻,但閱讀量和點贊量都比較低。
1月29日,王旭一邊直播,一邊與1000位左右的粉絲們互動。
鏡頭中的他滿臉泛紅,看上去狀態不錯。
但他沒辦法唱汪峰的歌,也沒有任何新作,只能唱一些老歌,讓網友們非常失望。
最重要的是,長達數個小時的直播,王旭身邊連一個助理或者家人都沒有出現過。
看著滿螢幕《春天裡》的點歌要求,他笑的苦澀。
最後只能假裝看不見,就像一個手足無措的小學生一般。
直播結尾,他給網友唱了一首《送別》,演唱實力是有的,但說實話,少了開嗓的驚艷。
2022年開始,王旭回歸了在工地上拉磚幹活的老本行。
他的春天,就像北方的春天一樣稍縱即逝。
經歷了爆紅,緋聞,被告,散夥等緋聞。
這個男人,最終成為了過去式。
這樣的結局,讓多少人唏噓不已。
結語
縱觀整個歌唱圈,其實大紅大紫之後回歸平庸的草根歌唱家,不是只有旭日陽剛。
曾經在春晚舞台上,用勵志人設感動無數人,扎著白毛巾,穿著羊皮襖的大明星阿寶。
現在已經淪落到戴假髮擦胭脂,像個小丑一樣賣丑博眼球。
那個一身正氣,堪稱草根翻身典範的大衣哥。
也淪落成為直播為兒女徵婚,成為飽受輿論詬病的「網紅」。
他們和王旭,都是同樣的草根明星。
靠著好嗓子和一首別人的歌曲成為了大明星。
這是福,也是禍。
拿王旭舉個例子來說。
他在享受超高熱度的同時,並沒有及時跟隨時代的浪潮,所以在後期沒有能力帶來同等水平的作品。
再加上後來與劉剛的種種緋聞和爭執,顛覆了自身接地氣的人設,變成了陌生的模樣。
讓原先喜愛他們的人感到十分失望,粉絲流失也就不足為奇了。
也希望之後的草根明星們引以為戒。
靠一首歌能紅是運氣,想不被時代淘汰卻不能只憑運氣。
充實自身修養,提高自我認知才是王道。
有實力的人,才能有更多的粉絲和支持者,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