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如今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越來越多的人都選擇要二胎了。尤其是老一輩人,更是贊同要二胎。在計劃生育那個年代裡,有些老一輩人不顧罰款,也要超生。這種思想真是讓人想不明白。
尤其是在經濟發展比較落後的地區,對於生孩子這件事有著更深的執念。人多力量大這句話已經深深烙印在他們的腦海中,有些家庭甚至生了五六個孩子,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
我個人覺得,生孩子這件事應該算是人一生之中重要的事情之一。需要夫妻相互商量,慎重思考的事情。因為孩子的降生,意味著夫妻身上的責任從此又多了一項。把孩子養育成人是每對父母應盡的責任。
我還認為,孩子並不是你生下來,把他養活就可以。而是需要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以及教育,能夠讓他生活的快樂幸福。在這個層面上,屬於「優生優育」這一點。
可是在我看來,我國絕大多數父母並沒有做到以上兩點。在這些夫妻心中,生孩子就是一件極為平常的事情,我想要生就生。
我國超過一大半的夫妻,根本無法做到「優生優育」。生孩子在他們心中,只是人生之中必須經歷的事情而已,別人生了,我也要生。就是這樣思想簡單。
在生孩子之前也沒想過自己準備好做父母沒有,自己有沒有能力給孩子一個好的家庭環境,這些問題沒有考慮過,生下孩子也是走一步算一步。
我曾想,這樣的父母又怎能教育出高素質的孩子呢?只不過是一輩又一輩延續先人走過的路而已。
而且那些多個子女的家庭中,父母又無法做到一視同仁,總會特別偏愛某個子女,又不待見某個子女。這樣的家庭環境,孩子成長起來也會造成一定的心理負擔。
每個子女最害怕的就是父母不愛自己,亦或是父母偏心別的兄弟姐妹,對自己卻不好。這樣的童年經歷對孩子的傷害是巨大的。但是在我國很多多子女家庭之中,偏愛其中一個孩子的情況是非常普遍的。
例如重男輕女的情況就很普遍,許多多子女家庭的父母多多少少會有重男輕女的思想。這對女兒也是極不公平的。
父母對孩子的愛如果做不到公平,那麼要那麼多孩子幹什麼呢?孩子的不能好好成長,父母是占大部分責任的。只不過大多數父母都不會意識到這一點,他們總是覺得,既然是我生的,那麼我想怎麼樣都行。
把孩子當作自己的私人財產是每個父母身上的毛病,他們意識不到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總覺得孩子就是自己的「物品」。
出生在一個偏心的家庭之中,對於孩子的傷害是很大的。很多人性格敏感,缺愛,都是因為從小沒有從父母那裡得到足夠的關愛造成的。
之所以寫今天這篇文章,是因為讀者曉娟的投稿。她講述了婆家的事情,向我們呈現了一個偏心母親對孩子的傷害,以及危害到孩子婚姻的故事。
曉娟與丈夫阿東,結婚已經快十年了。夫妻倆的感情一直很不錯,在曉娟心中,阿東是個值得依靠的男人,是愛自己和家庭的丈夫。但同時,曉娟也十分心疼阿東,因為他的家庭環境比較複雜。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曉娟也從未想過,這世間還會有這樣偏心的父母,都是自己的孩子,竟然能做到這種地步。
-04-
曉娟與阿東結婚的時候,兩個人幾乎屬於裸婚。沒有房子,沒有車子,也沒有彩禮。曉娟那時候就想不明白,做父母的怎麼可以這樣,自己的兒子結婚,竟然什麼也給。只是擺了酒席。
後來曉娟聽阿東講,她才明白他家的環境到底有多複雜。
阿東家裡有三個孩子,大姐,阿東,還有個弟弟。阿東在家裡排行老二,父母在他三歲的時候就生下了弟弟。對於弟弟,全家人都很疼愛他。
而阿東由於從小體弱多病,父母都不怎麼喜歡他。他是被大姐看著長大的。
上學後,阿東學習成績不好,而弟弟則很聰明,總是考第一。父母就更加喜歡弟弟了,對於二兒子,更多的則是責怪和貶低。
可以說,阿東從小就生活在弟弟的陰影下,在父母的偏心中度過的。這也養成了他敏感、缺愛、自卑的性格。
阿東高中沒念完就被父母逼著退了學,要他出去打工賺錢供弟弟念書。阿東逆來順受慣了,也就同意了。
這打工一直到他結婚前,賺的工資都在父母手裡。
-05-
曉娟與阿東結婚,阿東父母直接對他倆說:「你倆結婚家裡是沒錢的,這些錢都要留著給你弟弟結婚用。你是做大哥的,要懂事些。靠自己別靠父母。」
在那一刻起,阿東的心就被父母傷透了。他哭著對曉娟說過,這輩子都不想再管他們的事。
曉娟很心疼阿東,同時對婆家的做法感到憤怒,夫妻倆婚後就去了外地打工,自那以後再也沒回去過。
阿東很能吃苦,在外面和曉娟闖了這麼多年,終於兩個人在當地做了點小買賣,攢下些錢,買了房子。日子開始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了。
而且曉娟還生下一個兒子,她想過要二胎,但是被阿東堅決反對了。他不想因為偏心而傷害到另外一個,他自己身上的悲劇不想在讓子女重演。
阿東和曉娟自從結婚後就沒回過老家,阿東與父母也不怎麼聯繫。就連弟弟結婚,阿東都沒有趕回去。看得出來,家裡人對他的傷害至今讓他耿耿於懷。
-06-
可就在一年前,阿東的父親因病去世了,阿東和曉娟回去料理後事。母親見他倆回來的第一句話竟然是說:「你爸那些錢都在我這裡,你別想了。」婆婆以為曉娟他倆回來是分家產的。
曉娟心中怒不可遏,阿東臉上更是悲痛萬分,直接對母親說道:「我不是來分家產的,我對你們的錢沒興趣。在你心中,我到底是不是親生的?為什麼要這麼對我?」
母親沒有回答他,只是說,自己將來去小兒子那裡養老,不用你管了。
阿東料理完父親的後事,就帶著曉娟回去了,這個家他一天也不想呆下去。
本以為沒事了,可是沒想到幾個月前,婆婆竟然聯繫上了曉娟,告訴她,過幾天要去她這裡。
曉娟冷冷地說:「你和阿東說了嗎?」婆婆回答:「我給他打電話,他不接。這個白眼狼,再怎麼說我也是他媽。」
曉娟問她:「你來我家做什麼?」沒想到婆婆竟然說:「我老了,去我兒子這裡養老啊。」
後來曉娟聽大姑姐說,原來自從公公死後,婆婆把家裡的房子給了小兒子,想著讓小兒子養老。可是小兒子的媳婦卻不同意養她,說是要給她送進養老院。
小兒子是個妻管嚴,妻子這麼說,他就和母親說了。
-07-
婆婆不想去養老院,但是小兒子家又進不去,於是就想去大兒子這裡養老。
曉娟知道這件事之後,和阿東商量了,兩個人達成一致後,曉娟對婆婆表態了:「當初是你說不用我們養老的,所以你別來我們這裡。」
婆婆竟然叫囂道:「我是他媽,也就是你媽,給我養老是天經地義的事!」
曉娟看著婆婆胡攪蠻纏的樣子,怒火也爆發了:「你來可以,我們拿錢直接給你送到敬老院,總之你休想進我家的門!」
婆婆被曉娟的話嚇住了,不敢去了,如今暫住在大女兒家裡,但是養老的事情,阿東和弟弟表示了,我不管,爸媽的錢都在你那,你應該負責。而弟弟也只能把母親送到敬老院去。
曉娟突然覺得像是出了口惡氣一般,這件事也說不清誰對說錯了,但是唯一清楚的是,這個家庭是病態的,每個人都錯了。
但這些都不是曉娟所感興趣的,她收拾好心情,要和丈夫阿東迎接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