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兒子寧願吃外賣,都不吃她做的飯,兒子怒懟「家裡沒人情味」

2023-07-12

高材生做陪玩,你是怎麼看的?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萌生出了一大批新興職業,尤其是遊戲的爆火,讓人可以通過做遊戲主播、遊戲陪玩,來得到可觀的收入。

但即便如此,在有些人眼裡,尤其在父母的眼中,這都是非「正式」職業,可以做兼職,但不能當主業。

這位單身母親,就遇上了這樣的煩心事。

她是一名老師,如今已經退休,但她辛辛苦苦供養的高材生兒子,卻窩在家裡做起了陪玩,她難以接受,一見到鄰居她就直呼:他(兒子)是網癮少年,還有精神病!

「我一天賺別人一個星期的錢」

求助人李女士,她和調解人說,自己和兒子的關係鬧得很僵,母子倆互不說話,如今兒子能叫外賣,都不吃她做的飯,這讓她的內心壓抑極了。

再加上,她發現26歲的兒子,在家裡成天悶在臥室,不是在看直播,就是在打遊戲,這讓她這個做母親的內心焦急萬分。

原來李女士的兒子,已經大學畢業三年了,他所學的會計專業,是他們學校錄取分數線最高的專業,可以說,兒子是個高材生。

但李女士說,兒子自從畢業,就從未工作過,她給兒子介紹工作,兒子不去反嗆她。

李女士帶著調解員,來到了家裡,她的兒子佳佳直言:咋(和她)好好溝通呀,她不理解我。

兒子佳佳指責李女士,母親在做飯和吃飯時,總是傳達她那老一輩的思想,所以,他寧願吃外賣,都不願意和母親吃飯。

調解人員問佳佳,是否自從畢業,就沒有工作過?

佳佳一聽這話,更加理直氣壯地說:我的老闆,僅周六一天就給我轉了800——1000元,我一天賺得比別人一個星期的都多,你懂嗎?還說我沒錢!

李女士說,兒子白天晚上都不出門,真不明白兒子是怎麼掙錢的?

佳佳說,他是在網上做陪玩,或者是遊戲上分,現在略顯疲憊,是因為四天一共只睡了七八個小時。

這個職業工作時間不定,黑白顛倒很正常,如今他已經有了穩定的客戶,保底收入五千多元,並且這還不算其他的零散客戶。

聽到這裡,李女士表示,兒子是接受過正規教育的,希望對方能找一個正式的工作,因為自己是老師,所以希望兒子也能找一份有養老保障的工作,她感嘆:乖乖,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啊!

佳佳說,他明白母親的這些想法,但是他覺得,會計工作,一個月也就兩三千元工資,還累死累活的,然後即便上了班,還得不斷考各種證書。

所以,他很排斥會計這份工作,原因就在於不掙錢。

李女士對兒子說,如果能賺到錢,可以支持他,但是如果走不通,就趕緊轉型。

佳佳也說起了,為什麼他這麼反對母親的原因?

他說,母親從小隻重視他的學習,其他的啥都不管,這也讓他走了很多彎路,他直呼:單親家庭的孩子太苦了!我的成長道路太曲折。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佳佳說,自己6歲時,父母就離婚了,雖然他如今的三觀已經形成,並且很健康。

但是因為是單親家庭,三觀形成的時間會比別人晚,尤其在畢業這幾年,如果能有一個人指導他,他也不至於走那麼多彎路。

他和調解員說,母親一見到別人,就說他是網癮少年和精神病人,只要遇到人,母親就這麼說。

李女士發問:我怎樣才叫關心你?

佳佳回懟道:你不用關心我,因為你根本就不會,我早就看出來了,別人的家庭像個活人,而我們這家庭,沒人情味。

調解員問佳佳,他最想讓母親認可他的是什麼?

誰料佳佳的回答,令人很意外,他說,沒有,別人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認可,從而有一種良好的感覺,可他和別人很不一樣。

他直言:我從小的生活環境就是這樣,我不需要,我自己可以給自己。

通過調解員的一番溝通,佳佳表示,他會以賺錢為主,如果月入4000元以下,他就會去找個班上,有了閒錢,也會交五險。

同時,他也同意母親說的,把陪玩當做一個兼職,然後再做一個主業。

小潞情感分析

只重視孩子的成績,而忽略了關心孩子本身,這會讓人有一種,被當做「工具人」的感覺。

在社會規則里,我們都有工具人的一面,同時,這也能說明我們有被別人需要的價值,我們在某種程度上是樂見其成的。

但在家庭中,我們沒有人,會願意被家人當做工具,因為家是以情感為中心的,如果只關心家庭成員所做事情的結果,就會很容易讓對方感覺到,你愛的不是他,愛的是那件事的結果。

無疑,佳佳在家裡就有這樣的感覺,他對母親很失望。

佳佳說:我不需要母親的關心,因為她根本不懂,並且我已經長大,我會給自己這種認可。

從心理學上說,佳佳是十分需要母親的誇讚和鼓勵的,不論過去,還是現在。

只是他從未得到過母親的誇讚和對他的認可,進而變成了心理學上說的「迴避型依戀」。

也就是說,當佳佳從外界無法獲得所需要的心理認可時,他壓抑著自己被認可的需要,暗示自己根本不需要母親的認可。

可這正是他對母親的失望之處,嘴上說著不需要,其實內心很渴望,我們也希望李女士可以認識到這點,多給兒子一些肯定。

尤其在他的事業上或者興趣上,多給具體的建議和行業的討論,而不是直接否定兒子在這方面的探索和努力。

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我們在關心產蛋的同時,我們更需要關注的是,下蛋的雞;

我們在關注產品時,我們更需要關注的是,機器的運行和保養。

動物和機器尚且如此,需要維護,更何況是人呢!


相关文章

  • 70歲老人對子女說:我們不需要你們的陪伴,少來幾次就是孝順
  • 3000退休金40萬存款,拒絕兒媳找的工作,我見不到孫子了
  • 中專同學聚會,班長問大家退休金,我說9000,當晚被踢出同學群
  • 離婚後,我把新女友帶回老家,侄兒驚叫一聲跑了:不好了,狼來了
  • 小姑子總在後半夜跑我家貼面膜,直到我換了一把鎖,我家才清凈了